智慧普法平台
欢迎您进入智慧普法平台!
山东青岛:打造行政应诉工作靓丽“青岛名片”
法治日报--法治网 2022-07-01

  原标题:党建引领 便民为民 围绕中心

  青岛打造行政应诉工作靓丽“青岛名片”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天健 通讯员 徐绍阳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将规范和加强行政应诉工作作为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力抓手,全面落实《山东省行政应诉工作规则》,构建“1234”行政应诉工作体系,成立一支队伍,建立“两个中心”,创建“三问”,实现“四出效果”,把行政应诉工作打造成提升青岛政府公信力、促进岛城社会和谐稳定的靓丽“名片”。

  坚持党建引领 打造专业队伍

  青岛市司法局致力打造“复议睦万家”党建品牌,以党建凝心聚力,引领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创新发展。发挥司法行政机关职能优势,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围绕实质化解行政争议,市司法局和市法院联合聘任60余名专家学者担任和解员,为审前和解提供智力支持和队伍保障。和解员每年参与重大复杂疑难行政争议审前和解50余人次,站在中立立场缓解当事双方对立情绪,全力把矛盾化解在行政机关内部、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初发阶段。

  坚持便民为民 建设和解中心

  市司法局和市法院联合制定行政争议案件审前和解工作制度,完善工作程序,在市政府、市法院分别设立行政争议审前和解中心,有力促进了工伤行政确认、行政赔偿等各类涉民生行政案件实质性化解。定期召开应诉与审判、法律监督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重点、难点、堵点问题,行政案件和解成功率不断提升。2021年青岛市审前和解行政案件1307件,同比增加37.15%,和解成功率提高至41.31%。

  坚持围绕中心 服务重点工作

  一是围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问担当。为办好涉市场主体应诉案件,出台涉企案件审理办法,印发做好涉企应诉工作的通知,提出“繁案精办促进五个提升、便企利企推进三个创新、争议化解做好三项加法”工作理念,从行政机关败诉案件报告等六方面规范涉企应诉工作,对受诉讼影响较大的涉案企业开展实地回访,靠前一步服务保障好民营经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围绕城市更新建设问质效。全面落实市委主要领导关于“依法加快涉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案件司法进程”批示精神,针对城市更新建设中行政应诉案件增多的情况,推行案件繁简分流、简案速决。对热点难点应诉案件,与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既保证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落实落地,也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是围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问规范。严格落实案例评审、典型发布、定期培训制度。制发应诉“白皮书”,建立“案例研讨、败诉复盘”每月例会制度,补短板、锻长板,不断提升出庭答辩举证质量,以应诉“小切口”倒逼依法行政“大格局”。2021年全市行政复议案件败诉率同比下降43%。

  坚持负责人出庭 提升应诉能力

  一是做到“告官能见官。”市委出台《关于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在行政诉讼中出庭出声出解出治的实施意见》,将“四出”情况作为衡量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指标。建立正职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对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等四类案件必须由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出庭。黄岛区专题研究出台了正职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配套制度;城阳区制定行政应诉“双百双提升”意见,将正职负责人出庭率不低于30%及“首案出庭”情况纳入地方年度考核。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连续两年保持100%。

  二是做到“出庭又出声”。印发切实提高行政机关负责人应诉能力的通知,明确提出“积极发言、参与实质性化解”等九项要求。落实庭前联系、庭中报告、庭后评议等制度,每月由市政府、市法院联合通报评议结果。2021年负责人在庭审中发言1671件,占比81.95%,同比上升16.66%。

  三是做到“出解又出治”。落实省厅关于开展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部署要求,建立线上线下常态化机制,每年多次联合法院、市委党校等组织线上线下旁听庭审活动,增强行政机关负责人法律意识和法治理念。重点要求行政机关负责人针对行政应诉个案“出解决办法”,针对其共性问题“出治理措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2021年行政机关出庭案件中,负责人参与和解1454件,占71.31%,同比上升18.28%,其中负责人“出解出治”,促进实质化解争议158件。

  下一步,青岛市将继续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推动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赵子贺)
 
智慧普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