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10502036085号
网站标识码bm13000002
□ 宋欣杰
烈日炙烤着眼前这片刚收割后的麦茬地,中峰派出所民警刘远征和同事梁纪章等人正在这34摄氏度的天气里,用卷尺反复丈量着刘胡同村东头的一块不到三分的田垄。
两人警服的后背,早已洇出一大片汗渍。他们今天要完成一件大事,那就是解决村民老王和老李两家的土地纠纷。
“刘警官,这都多少年了,地界早没了!”老王抹了一把汗,嘴里嘟囔道。
他们脚下的这块田地,原是撂荒地,地块小,又分散。由于分地年代久远,能标志地界的低洼处已被垫高,造成原始地界的标记模糊不清,而当初参与丈量分地的村干部年事已高,记不清当时的情况。两家都坚称土地属于自家,所以每年一到播种时节,两家都要为这块地争来争去。这不,前几天两家又为此事闹到了派出所。
刘远征、梁纪章为了此事,连夜去村里调查走访。从村里回来,两人心里都有了底。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找出原始的地界。否则,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看似都有理,但是解决不了问题。
当民警把老王和老李喊到这田垄上,说出要找地界的解决方案时,老王和老李都有点不相信,都说这么多年过去了,上哪儿找地界去?“只要有,我们一定会找到!”刘远征说,“老哥,咱们今天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把地界找出来!”
按照原始地界的大致范围,刘远征、梁纪章抡起铁锹开始挖地,烈日当空,一锹接着一锹。两个小时后,4处关键的地界标记,被民警们一一找了出来。看着深达将近1米的地界标记,说是挖地三尺也不过分,这些标记也成为划分土地归属的重要依据。
找到了地界的标记,刘远征、梁纪章从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的角度出发,劝导双方以和为贵。最后,老王和老李终于放下成见,接受以老地界为准划分土地的方案,现场签下了调解协议,握手言和。
纠纷化解了,回填土坑时,老王一把夺过民警手中的铁锹:“我来!”老李也默不作声地帮起了忙,4个人挥汗如雨,不一会儿,就将4个土坑重新填平了,仿佛往日的嫌隙也随之被掩埋。
“所长该给咱配两把考古刷子。”在返程的路上,刘远征笑着将鞋里的土坷垃倒出来。“今天回去后我们要多吃一碗饭!”梁纪章笑着说。放眼望去,新播下的玉米苗正在田里舒展着嫩叶。而这场“挖地三尺”的调解,不仅找回了深埋的界石,更将警民之间的情谊在这麦茬地里扎下根去。
(作者单位:河南省夏邑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