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普法平台
欢迎您进入智慧普法平台!
法制网评:民法典是中国法治建设的标志性重大成果
法制网 2020-06-17

  法制网特约评论员 王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称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民法典的颁布,实现了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又迈上一个新台阶,同时,在法治领域也具有重大的立法创新性。

  系统整合 编订纂修

  民法典是一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的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立法活动、司法实践与法学研究持续良性互动,全社会民事法治观念普遍增强,为编纂民法典奠定了较好的制度基础、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和社会基础,民法典呼之欲出。

  民法典并不是制定一部全新民事法律,也不是简单的法律汇编,而是对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制度规范进行科学系统地整合与“编订纂修”,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规定进行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等方面,作出的有针对性的新规定。

  所谓“编订纂修”,“编”就是汇编成典,“订”就是校订矛盾,“纂”就是作出新规,“修”就是修改完善,最终实现民事法律体系的科学系统整合。

  “两步走”编纂 尊重科学

  民法典的编纂是一场民主立法、科学立法、依法立法的生动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顺应实践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把编纂民法典摆上重要日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对编纂民法典作出明确部署。

  为做好民法典编纂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先后多次向党中央请示和报告,就民法典编纂工作的总体考虑、工作步骤、体例结构等重大问题进行汇报。

  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结合我国民事法律体系现状,明确了“两步走”的规划。

  “两步走”让民法典体现了立法的前瞻性和开放性,是民法典成功编纂的重要保障。第一步:制定民法总则,调整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性规则等重要内容。第二步:对其他现行民事法律进行整合修订,编纂民法典各分编,再与民法总则合并,使民事法律制度在连续、稳定的前提下,有效回应了时代要求。

  七编,84章,1260条,民法典的诞生,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核心和科学的思想指引,凝结了无数人的心血和期盼!

  全面丰富 与时俱进

  习近平强调,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法典,强化了法律规则的道德约束和道德规范的法律支撑,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的进一步实现。

  民法典与时俱进,着眼于解决现实问题,创新性确立的绿色原则,顺应了人民群众在生态正义方面的要求;为破解人工智能、基因编辑技术发展带来的矛盾冲突,贡献了中国智慧;总结抗击新冠疫情的经验,对相关民事法律制度梳理,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修改完善。

  民法典聚焦百姓关切,强化保护人民权利,坚持主体平等、保护财产权利、维护人格尊严、促进家庭和谐、追究侵权责任等基本要求。民法典的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为百姓安居乐业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作者系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四川大学市场经济法治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金燕)
 
智慧普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