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10502036085号
网站标识码bm13000002
近日,“2020中国幸福城市论坛”暨第十四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在浙江杭州举行。四川省成都市又一次在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省会及计划单列市)榜单中夺冠,这是成都连续12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全力擦亮“幸福成都”平安名片,近年来,成都市公安局夯实基层、打牢基础、优化机制、带好队伍,扎实推进各项公安改革举措落地生根,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平安服务。
精准打击
让群众安全感更有保障
成都公安机关牢牢把握当前社会要素流动性强、输入性犯罪占比高等结构性特征,紧紧围绕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违法犯罪,强化专业打击和系统治理。他们自主研发了社会治安风险评估系统,对日均1300余起违法犯罪警情进行智能化分析,助推治安热点难点精细化治理。聚焦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刑事犯罪,成都市公安局建成了2个刑事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了多警种合成研判机制和打防宣一体化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新机制,并深入开展扫黑除恶等专项行动,实现命案、涉枪案件发一破一,传统“盗抢骗”发案量逐年下降,刑事技术跻身全国一流行列。他们出台铁腕治毒十条,扎实推进为期三年的“禁毒人民战争”,曾被省级重点整治的区(市)县全部实现“摘帽”,缉毒执法工作保持全国前列。
同时,成都公安机关始终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聚焦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经济金融领域犯罪,在“十三五”时期成功侦破了非法集资、网络传销等各类经济犯罪案件5000余起,侦办重特大案件30余起,有效防范了经济金融风险向社会稳定领域传导。聚焦黄赌等影响社会风气的违法犯罪,成都公安机关将查处职能从治安管理支队调整至机动警务支队,实现打处一体化推进、治理集约化开展。聚焦生态环境、食药安全、旅游安全等民生领域犯罪,他们挂牌成立了环境(食药、旅游)犯罪侦查支队,建成了全省公安机关首家食药环快检实验室,健全警、校、企环食药犯罪协同治理机制、河(湖)警长制,有力确保了全市环境、食品药品、旅游领域的良好秩序。
多措并举
扎实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哪里有需要、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民警的身影。成都公安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由66支快反突击队、1.65万个视频探头和城区治安卡口、进出城治安卡点以及110警务工作站所构成,全方位提高了见警率,形成了强大震慑效应。在此基础上,成都公安以建设平安成都为目标,综合应用人防、物防、技防等举措,大力构建全天候、无缝衔接的治安防控体系,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成都公安机关牢牢把握超大城市治理规律,坚持推进以各级党委政府为主导,综治部门为龙头,公安机关为主力,职能部门为主体,群防群治辅助力量为补充,社区、社会面和内部单位防范为基础的大治安、大防控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实现了从警力有限到民力无穷的转变。
同时,成都公安机关充分发动群众,增加“红袖标”的数量和覆盖密度,加强社区院落的巡防力量,对农村地区、农民安置区等治安薄弱地段组织专门巡防队伍,对提供重大线索、帮助破获重大案件或者有效制止违法犯罪活动、协助抓获犯罪分子的,给予重奖。他们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障工作,扩大见义勇为基金规模,加大对见义勇为人员表彰力度。他们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等主流媒体和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体渠道,组织动员群众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形成了治安防范人人参与、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可喜局面。
全面护航
让城市高质量发展更有内涵
成都市公安局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警务协作凝聚助推发展新动能,实现两地户籍迁移“一站式”办理,5个分局与重庆兄弟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挂牌成立东部新区分局,全方位服务保障成都东部新区发展。不断深化科学治堵,大力推动城市交通品质提升;制定《成都市公园城市绿色交通管理导则》,创新推出“预约出行”;“地铁+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的绿色交通体系进一步健全。
同时,成都市公安局围绕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全面落实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过境免签人数在全国同期实施的5个城市中位列第一;落地实施国家移民管理局12条移民与出入境便利政策,为800余名外籍人士提供口岸签证、居留许可等便利。
近年来,成都市公安局还圆满完成了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成都马拉松等重要会议、赛事安保任务,实现了安全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记者 王自然 通讯员 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