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普法平台
欢迎您进入智慧普法平台!
首页 > 依法治理 > 法治创建
四川着力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优化营商环境 当好经济社会发展法治“后盾”
司法部微信公众号 2025-10-16

  如今,正值“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四川省司法行政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高质量推进全面依法治省和司法行政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精准护航经济发展 法律服务工作站设进工业园区

  法律服务不仅“随车而行”,更扎根园区。目前,四川全省已建成48个工业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50个工业园区及商会投诉服务工作站,覆盖企业超10万家。围绕企业从设立到退出的全周期需求,四川还推出公共法律服务清单,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今年以来,四川省司法行政系统还深入开展“法企共建”“法治体检”等行动。此外,四川省还推动出台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行政权力事项清单等,助力川渝法治协同持续走深走实。

  深化法治政府建设 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每一次入企执法都需“亮码”,全程透明、留痕、可溯——如今,“天府入企码”正悄然改变四川省传统涉企检查模式。今年9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为“天府入企码”试行阶段,明年4月1日起将进入全面使用阶段。届时,若未按规定出示“天府入企码”,企业有权拒绝接受检查。

  同时,四川出台多项举措,集中整治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以及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截至9月18日,已收集相关线索1400余条,纠治问题1300余个,努力让规范行政执法成为执法人员的自觉行为。

  行政争议能否实质性化解,事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保障,也关系着政府公信力。四川省着力推进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建设:深入推进行政复议服务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推出涉企行政复议案件挂牌督办工作机制,大力纠治违法利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纠纷、违规设置市场准入门槛等滥用执法权行为。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法治政府,必须加强政府立法工作。四川省持续提升行政立法质效,编制省政府2025年立法计划,涉及制定类项目22件、调研论证类项目27件。扎实开展合法性审查,今年省级办理合法性审查152件、提出意见184条,备案审查293件。

  优化法律服务供给 覆盖城乡深入高原,让普惠暖民心

  “以前办事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一个大厅全搞定,太方便了。”近日,在全新启用的四川省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市民李女士欣喜地表示。

  这座全新升级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整合了四类13项法律服务项目,实现“请律师、求法援、办公证、找调解、寻鉴定、约仲裁、申复议、解投诉”一站式办理,标志着四川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今年上半年,全省共办理公证业务60万件,完成司法鉴定案件10.2万件,受理仲裁案件5420件,服务效率显著提升。

  法律服务也在不断向基层延伸。“签合同就像育苗,一点都马虎不得。”近日,乐山市沙湾区勇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法律明白人”老魏用乡音提醒准备流转土地的村民。目前,全省像老魏这样的“法律明白人”已有20.9万余名,他们用乡音乡情积极开展法治宣传,参与基层依法治理,成为基层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

  当前,四川已在市县两级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216个,推动3116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27710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融入综治中心体系,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同时,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2500余个,城乡法律服务资源不均衡的难题正逐步破解。

  法律服务的温度,也跨越山河,送入高原深处。近年来,350余个四川同心·律师服务团分团、5000余人次律师深入高原牧区,开展法治宣讲与法律援助,覆盖32个涉藏州县。近日,省委统战部、司法厅、省律师协会对在专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50个集体和100名个人予以通报表扬。

  筑牢社会稳定根基 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抓实排查化解纠纷

  四川省司法厅高度重视参与推进地方综治中心建设工作,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组织、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社区戒毒(康复)指导站、法律援助机构、品牌调解室入驻县级综治中心。在乡镇层面,通过“常驻、轮驻、吹哨报到”方式,积极推动司法所、法律服务力量等资源入驻乡镇综治中心。

  各地司法行政机关积极参与推动“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常态化治理——今年4月以来,已配合县、乡两级综治中心化解矛盾纠纷近5万件,其中重大疑难案件1600余件,为维护社会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从市井街巷到远村高原,从精准调解到智慧矫正,法治正以细腻深入的笔触,绘就基层善治的温暖画卷,一系列多元共治的创新实践正在巴蜀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文章来源丨四川司法

(责任编辑:莫亚奇)
 
智慧普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