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普法平台
欢迎您进入智慧普法平台!
首页 > 普法动态 > 工作交流
铜仁大力推进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
法治日报 2023-11-22

  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探索推行“336工作法”,大力推进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持续提升“法律明白人”法治素养。截至目前,全市共培养乡村“法律明白人”7.7万余人,带动近20万人参与普法宣传工作,成为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的重要力量,有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三个聚焦”健全制度机制

  聚焦制度建设。2014年,铜仁市制定《铜仁市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实施意见》,2022年修订为《铜仁市乡村“法律明白人”和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养规范实施细则》,构建起一套科学完整的乡村“法律明白人”选拔、建档、培训、立卷、考核制度。

  聚焦考核督查。铜仁市委、市政府把“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纳入法治考核指标,将每年的培养目标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绩效考核任务和督查范畴,全面落实培养工作主体责任,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聚焦经费保障。铜仁市各级政府将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列入专项经费,重点用于集中培训、教材制作、资料印发等工作,为培养工作取得实效提供有力经费保障。

  “三个夯实”提高法治素养

  夯实培训阵地。铜仁市建立市、县、乡镇、村(社区)四级培训基地,由市、县司法局与党校(行政学院)、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建立培训合作长效机制。同时,明确市、县党校(行政学院)和职业教育培训基地为乡村“法律明白人”培训基地,乡镇、村(社区)就地建立培训基地,着力构建市、县、乡镇、村(社区)四级培训组织网络。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市、县培训基地20个,乡镇、村(社区)培训基地50个。

  夯实师资力量。铜仁市建立乡村“法律明白人”培训师资人才储备库,建成由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司法行政干警、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专职人民调解员、优秀乡村“法律明白人”组成的培训师资人才储备库。同时,深入调研农村法律人才现状、农村法律知识需求情况,明确培养内容,选取精品课件,开发精品课程,编印乡村“法律明白人”培训手册,作为各级培训师资重要教材,确保培训质量。

  夯实技能基础。铜仁市依托市、县、乡、村四级培训基地,通过就地讲、派出讲、巡回讲等多种方式,集中组织培训对象参加3至5天的封闭式线下培训。截至目前,共开展集中培训活动1000余期,培训7.7万余人。各乡镇、村(社区)在培训活动中,充分发挥基层培训基地作用,将优秀“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村干部请上讲台,以“身边人”“身边事”说“身边法”。同时,搭建乡村“法律明白人”网上培训平台,组织培训对象通过线上自学、线上考试等方式加强学习,进一步扩大培训覆盖面。

  “六支队伍”赋能基层治理

  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开展以来,铜仁市建强用好“六支队伍”,充分发挥乡村“法律明白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充实村支“两委”队伍,发挥乡村治理“领头羊”作用。乡村“法律明白人”通过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拓宽进入村支“两委”的渠道;村支“两委”干部又成为依法决策、依法管理村级事务的“领路人”。截至目前,铜仁市共有17000余名乡村“法律明白人”曾担任及正在担任村干部。

  充实监督委员会队伍,发挥民主监督作用。铜仁市将乡村“法律明白人”充实到基层党组织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监督,让村级事务更加公开化、透明化,有效预防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截至目前,全市共有8000余名乡村“法律明白人”曾担任及正在担任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

  充实基层社会治理力量,助力矛盾纠纷高效化解。铜仁市将乡村“法律明白人”充实到人民调解员、网格员(联户长)、信访代理员队伍,充分发挥其来自群众、根植群众、善于运用群众语言的优势,做群众的“身边人”,解决群众“身边事”,及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维护基层和谐稳定。截至目前,全市乡村“法律明白人”中,共有15000余人曾担任及正在担任村(社区)人民调解员,共有7000余人曾担任及正在担任网格员。近3年来,共协助化解矛盾纠纷3万余件。

  充实人民监督员、人民陪审员队伍,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铜仁市将乡村“法律明白人”骨干选聘到人民监督员、人民陪审员人才库,进一步提高其法律素养和陪审业务技能,不断拓宽群众有序参与和监督司法的渠道,广泛开展以案释法工作。

  充实集体经济组织,促进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铜仁市将乡村“法律明白人”充实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积极参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村级集体经济管理等工作,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充实法治宣传队伍,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铜仁市将乡村“法律明白人”充实到法治宣传队伍,有效缓解农村法治宣传教育人才紧缺问题,带动更多群众学习法律知识,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截至目前,全市乡村“法律明白人”共为群众提供公共法律服务3.5万余次。

  姚超  

(责任编辑:申洋)
 
智慧普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