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10502036085号
网站标识码bm13000002
原标题:我省100多部地方性法规列入常态化清单化普法职责
本报讯(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沈晓琛 通讯员 麻昌俊)2021年9月27日,青海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作出“八五”普法决议,自此将青海省地方性法规的宣传教育列入决议中。目前,青海省进一步拓展了普法工作的覆盖面,增强了普法的针对性,为更好开展地方性法规普法宣传工作提供了遵循。
密切联动配合。推动“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落实,促进普法责任清单化管理,实施“两项”普法清单制度,以清单化方式明确细化省直93家部门和单位729部法律法规的普法责任,90个重大时间节点普法宣传台账,70项普法联动清单,100多部地方性法规列入常态化、清单化普法职责。
强化依法行政。坚持把地方性法规条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定期邀请专家教授开展讲授、集体学法、学习研讨等,加深地方性法规条例的学习理解,重点学习部门执行的专业性、行业性地方法规,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着力提升依法行政工作水平。
抓牢重点对象。将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行政执法人员作为“八五”普法重点对象,日常学法用法和普法考试工作列入年度依法治省考核,纳入“八五”普法中期、终期总体考核。依托“法宣在线”平台,推行“订单式”普法,全省4910家单位、173741名学员参加网络学法用法活动,及时通报积分排名情况,形成“比、学、赶、超”良好学法氛围,树立全民普法标杆。2021年以来,共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普法考试43场(次),其中,围绕生态保护、民族团结进步等地方性法规条例专项普法答题活动20场(次),累计参与人数达160万人(次)。
突出公众参与。坚持全过程互动式普法,在立法过程中,对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106件地方性法规、制定修订的93件政府规章,广泛听取全社会意见,及时以通俗易懂语言解读,将立法过程变为普法过程。在执法司法中,大力开展以案释法、以案说法活动,建立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工作机制,直播庭审7.4万场。推送“以案释法”信息7256条,阅读量达268.2万人(次),以案释法制度化、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