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普法平台
欢迎您进入智慧普法平台!
甘肃省民勤县司法局:“党建+法律服务”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法治日报 2024-08-15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志锋 通讯员 肖芳

  近年来,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司法局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强效能,司法惠民促发展”工作目标,立足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化拓展“党建+”内涵,不断促进机关党建和司法行政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党建+法律援助”纾民困。持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坚持党组织引领,完善县、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开辟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实行一次性告知和只跑一次承诺制,开展“法援惠民生”“根治农民工欠薪”等专项行动,党员律师、法律服务志愿者主动下沉镇村站点,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等“一站式”服务,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惠及更多困难群众。今年以来,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70件,其中刑事案件136件,民事案件34件,接待来电来访、解答法律咨询653人次。

  “党建+法律顾问”润民生。主动服务乡村治理工作大局,开展“一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选派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党员律师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发挥好法律知识“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法律诉讼“引导员”、法律援助“联络员”的作用,全面参与基层民主协商,提供法律意见和政策解释,指导村“两委”依法规范开展工作,对村规民约“把脉问诊”,为基层重大经济、民生、社会事务和合同纠纷开“处方”,因地制宜为村干部宣讲法律法规,讲解典型案例,传授经验技巧,有效提升基层干部依法管理意识、依法办事水平,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党建+人民调解”解民忧。围绕平安民勤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开展人民调解助推主动创稳行动为契机,积极探索“党建+人民调解”工作模式,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党员走在前”联动联调机制,以党组织为主体,成立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294个,选聘人民调解员1516人,其中党员1052人,聘请特邀调解员11人,其中党员8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带动调解员队伍整体发展,不断提高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实现矛盾纠纷时时有人管、事事能化解,切实发挥好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目前,全县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780件,无因调解不及时或不当引发的纠纷激化问题发生。

  “党建+普法宣传”释民惑。认真实施全县“八五”普法规划,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党员律师、法律服务志愿者开展“冬日无闲·法律进乡村”“相约春天·法律进乡村”“护航春耕·法律进乡村”“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乡村振兴·法治先行”“水法进乡村”以及“12·4”宪法宣传周等活动,结合农村实际和群众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宪法、民法典、土地流转、水资源管理、订单农业、婚姻家庭等法律法规的宣传,不断增强群众法治观念,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普法活动160余场次,农村土地承包法专题宣讲18场次,发放法律法规宣传资料2万余份。

(责任编辑:申洋)
 
智慧普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