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普法平台
欢迎您进入智慧普法平台!
江苏南通崇川打造小区违建治理“红色管家”品牌
江苏法制报 2021-01-14

  “遏制违法建设的发生,重点要落在源头管控上。违法建设如果形成,再实施拆除不仅存在执法风险而且也扩大了相对人的损失,因此小区、物管如果能及早发现和介入就非常重要”,一名基层城管执法队员说。“我们社区管理资源匮乏,工作人员少,又负担着大量的行政事务,无法面面俱到”,一名社区工作人员说。

  如何化解治违迫切性和管理资源有限的矛盾,南通市崇川区提供了这样的答案——“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红色管家’”。

  2020年,南通市崇川区政府与南通市城管局在盛和花半里小区联合打造了首个违建治理“红色管家”,充分整合社会公共资源,调动居民积极性,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富有特色的违建治理之路。

  党引领

  推动小区多元自治

  小区突破原有的组织体系,建立了“社区大党委——邻里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三级组织架构,成立了“7+N”的红色管家队伍(“7”是指邻里支部书记、物业党员、邻里党员、业委会党员、网格党员、城管党员、民警党员;“N”是指小区的机关干部、社会组织成员、志愿者等),充分挖掘小区资源,鼓励居民参与,织密违建治理网格。据了解,目前这支队伍的成员已经多达47名了,很好地形成了“党建引领、邻里自治、物业助力、业主参与、人人共享”的多元治理模式。

  共参与

  打造居民议事平台

  违建治理“红色管家”,突出了“红”的特色、体现了“治”的成效。小区开辟了违建治理红管家·邻里服务处、违建治理红管家·聚力厅、违建治理红管家·文化厅三大宣传阵地,以此提升小区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和精准化服务程度;利用“有事好商量”“书记下午茶”等议事平台做好民主协商工作,凝民心、聚民意、解民忧,从而达成小区管理共识。

  “‘红色管家’我们都知道,没事我就会去大厅里转转,这里可以阅读、可以看展、可以下棋,如果要解决水电维修、管道疏通、邻里纠纷的,也可以在这里反映,大家在一起商量商量,解决问题也很快。”小区陈阿姨说。

  提效能

  增强“红色管家”运行模式

  小区成立了违法建设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违建案件的处置;健全“党建引领”+“社区牵头”+“部门负责”+“物业协同”+“多方联动”+“服务为先”的违建治理“红色管家”模式,最大限度发挥社区和物业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作用,提升小区违建治理管控水平。

  “我们这里有1142个居民户,但看不到一处违法搭建。”花半里坤元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谢军骄傲地介绍,“‘红色管家’真的帮了大忙,一旦发现有违建的苗头,‘红色管家’的成员会自发地去宣传、劝导,部门也会及时跟进。‘红色管家’已经成为了小区违建治理的一个主阵地。”

  融机制

  创新“红色管家”实施途径

  结合南通市新增违法建设快速查处机制、违建治理重心前置工作指导意见以及违法建设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措施,小区形成了违建治理“三六零”工作办法,即街道、社区、小区三级信息平台,宣传、巡查、预警、处置、应急、矛盾调处六张网络,从而实现监控无死角、管理无盲区、违建全清零的工作目标。

  严执法

  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城管执法是有效遏制和及时查处各类违法建设的最后一道关口,为此城管局不断优化小区“红色管家”执法人员的素质,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提高行政执法的效率。小区建立联合执法保障机制,城管部门吹哨报到,以新增违建快拆机制和失信行为联合惩戒作为重要手段,指导小区开展违法建设治理工作。城管力量在盛和花半里获评南通市“无违建小区”的过程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居民接触最多的就是居委会、物业公司,受此启发,城管局推出了违建治理基层党建品牌,拉近了城管与居民的距离。”崇川区城市建设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教导员丁金国说,“‘红色管家’成功打通了违法建设治理最后一公里的通道,在小区内形成‘人人都是代言人、人人都是责任者、人人都是监督员’的氛围,‘不能违、不想违、不敢违’已经成为每个居民的自觉行动,是城市管理工作的一大助力。”

  盛和花半里违建治理“红色管家”的创建,实现了南通市基层党建引领小区治违“从零到一”的突破,“从一到多”让“红色”占领治违高地,让“管家”服务到家,是南通市崇川区城管局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全力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违建治理党建示范工程。(顾斌)

(责任编辑:刘海滨)
 
智慧普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