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10502036085号
网站标识码bm13000002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傲多
通讯员 曹川
打开微信公众号“温江警网红”,点击菜单栏的“有奖爆料”版块,就可以匿名上传举报信息。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人人都可以这样简单安全地提供线索信息。
近年来温江区委政法委坚持落实共建共治共享,依托“互联网+警网红”工作机制,以群防群治理念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探索,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温江。
出台办法保护举报人
“缉毒工作是高风险工作,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民警周钱不久前在抓捕网逃毒贩时,从3楼跌落,因公牺牲。”温江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告诉《法治日报》记者,案发数高位运行的原因有很多,但情报信息供给不足,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在推进群防群治工作时,温江区面临着一个困境:区财政预算每年有100万元奖励经费,但用于线索奖励的比例极少,导致举报信息寥寥无几。
“通过深入调研,我们发现影响和阻碍大家参与积极性的原因有两个:领取奖励需要举报人前往固定场所,找到奖励发放人员、提交证明、签字确认,流程繁琐;举报本身也存在风险,部分举报人担心身份信息泄露遭到打击报复。”温江区委政法委工作人员说。
今年,温江区修订出台了《温江区群防群治奖励办法》,健全了相关机制:举报人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匿名举报;对举报人的回访,只通过区委政法委实名认证的固定电话进行;200元以内的小额奖励,采取平台推送红包的方式,举报人不见面“一键领取奖励”。
“对于较大额度奖励,我们采取以现金方式‘送奖上门’。由3名在职在编人员签字见证,举报人不用留下任何身份字据材料,确保举报人安心领奖。”温江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说。
群防群治汇集民力
“涌泉街道某地存在疑似涉毒违法犯罪活动。”今年6月,温江区综治中心收到来自微信公众号“温江警网红”的举报信息。区综治中心迅速将信息交办到了区公安分局,派出所立即组织警力摸排相关地点周边区域,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
破获这宗涉毒案件,是温江区开展平安共创,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的成果。
服务管理人口不断增加而公安干警编制数却增加不多,但案发数仍然高位运行,民警工作压力巨大。
对此,温江区积极发动群众参与,重点聚焦各类保安、城管队员、外卖骑手、出租车司机等熟悉周边环境、接触人员多、工作时间和空间覆盖面广、易获取线索信息群体,让线索举报来源延展拓面,实现了对警力的有效补充。
“有奖爆料平台运行以来,大家参与积极性明显提高,大小治安问题一露头就被举报并得到及时处理,社区比以前更安全了。”温江区柳城街道西街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多方联动共谋平安
今年3月,在温江区金马街道辖区的金马河上,几辆工程车在夜幕下盗采砂石,正好被路过的居民刘先生发现并通过“温江警网红”微信公众号进行举报,接到线索后,综治中心按照职责分工将这条爆料信息交办给了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核实处置。
“接到指令后,我们执法大队迅速赶往现场,经过现场勘查,确定举报情况属实,我们立即进行联合执法,通过砂石监管系统锁定作案车辆,查获涉案人员并移交给公安机关。”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将面向群防力量的“温江警网红”微信公众号这个开放用户平台和面向工作主体的“大联动·微治理”这个封闭工作平台进行对接,温江区实现了用户提供线索、综治中心派单、部门核实反馈、中心发送“红包”、用户收取“红包”的“五步曲”,在两个平台上一气呵成。
目前,温江区创新开发“有奖爆料”平台已初显成效,全区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好转,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逐年提高,切实做到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共建平安温江中来,给专业部门提供了更多更有价值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