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普法平台
欢迎您进入智慧普法平台!
江苏淮安公安:“3+”模式 灵活精准练兵
人民公安报 2021-03-11

  全警实战大练兵开展以来,江苏省淮安市公安局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要求和工作实际,通过实施“硬件+软件”“线上+线下”“规定+自选”的“3+”工作模式,扎实开展全警实战练兵考核,蹚出一条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全警实战大练兵工作的新路子。“我们着眼于打硬仗、打胜仗,强化战的导向,夯实训的基础,提升教的实效,积极构建新型专业化练兵体系,推动全警实战大练兵向纵深开展。”淮安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周达清说。

  硬件+软件:

  市县所队全覆盖

  春节后一上班,淮安市公安局机关民警欣喜发现,改造一新的警体训练馆正式投入使用。这座现代化的综合训练馆设施一流,训练器材齐全,可同时满足70余人开展有氧和抗阻力量训练,为市局民警警体训练提供了一个好去处。

  近年来,淮安市公安局党委始终将练兵保障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强化政策、人力、经费投入,以市、县、所队三级训练基地建设为抓手,下大力气予以推进攻坚。就在淮安市公安局机关警体馆建成的同时,以淮阴分局“尚武堂”为代表的各县级公安机关实战训练中心,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落成。从办公区到训练场只有一步之遥,民警抬脚可及,实用、方便、随时练,成为参训民警的普遍感受。此外,淮安市公安局还通过专人专班、跟踪督办、考核验收等措施,强力推动基层所队“训练角”建设工作,已在全市基层所队建成“训练角”102个,初步完成了市级警体馆、县级“尚武堂”、所队“训练角”的三级全覆盖训练场所建设。

  淮安市公安局建立常态化教官队伍培育选聘、提质提能、送教上门等制度,形成了完善的队伍梯次、能力提升和训练服务工作机制,为全市公安机关实战练兵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障。针对教官队伍存在年龄结构老化、教学供需不平衡等问题,2020年通过层层选拔新聘初级教官114人,新聘基层所队小教员40余人,实现了教官人才库的提档升级。新聘教官开展送教下基层20余场次,训练服务民警、辅警3500余人。

  线上+线下:

  练兵形式更灵活

  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一套专门针对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生理、心理防护的系列微视频课程在淮安市公安局内网发布,课程内容涵盖睡眠、饮食、运动、放松、情绪及冥想等6个方面,为奋战在一线的民警提供心理辅导和调适。“课程紧贴实际,易懂实用,一经上线便获得超高点击量,广受民警欢迎。”淮安市公安局实训处处长章策说。

  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形势下,淮安市公安局积极探索新型学习训练模式,灵活采用互联网、公安内网与网下相结合、PC端与手机端相结合、现场授课与视频教学相结合等新形式新方法,组织全警战疫情的同时“不停学、不停练”。

  线上,先后研发拍摄警务微课程10余篇,通过公安内网PC端、手机端等方式推送上线,服务公安民警辅警14000余人次。通过视频授课、直播讲解等形式,举办线上专题培训班12期,1200余名民警接受学习培训。线下,将原本大规模培训活动化整为零,以警种、所队为作战单元,实行小班化教学,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分级分类开展精准施训。

  期间,还专门组建了由全市警务实战教官及小教员构成的全市实战训练工作交流群,及时分享各地实战训练动态,开展学习研讨,累计分享各类实战训练精品文章160余篇,开展实战训练工作、警务技战术教学、综合体能训练方式等专题研讨20余次。

  规定+自选:

  练兵内容多样化

  淮安市公安局先后出台《全市公安机关全警实战大练兵实施方案》《关于大力推进全警常态化实战训练工程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将实战练兵作为一把手亲自抓的攻坚工程。明确了政治练兵、法治练兵、科技练兵、专业练兵、体能和技战术练兵、协同练兵等年度6大练兵规定动作,通过网络讲座、现场指导、模拟演练、送教上门、常态化考核等形式,形成政工部门统筹、领导干部带头、业务警种实施、广大民警参与的大练兵格局。

  “练兵先练长、考核先考长”。淮安市公安局将每周三设为实战训练日,市公安局党委成员带头参训,带动形成市县公安机关同频共振开展常态化周训格局,累计参训领导干部2000余人次。该局还创新引入身体质量指数(BMI)标准,面向全警按季度开展综合体能、执法用枪、警情处置抽考,结果纳入各单位全年绩效,并规定不达标、不合格的民警不得提拔重用。

  在全警实战大练兵中,淮安市公安局不断拓宽方法路径,将练兵和警营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常态化开展“警体活动月”,为民警搭建起多样化的交流互动、切磋技艺、愉悦身心的平台。(记者 赵家新 通讯员 张在磊 李沐)

(责任编辑:刘海滨)
 
智慧普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