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10502036085号
网站标识码bm13000002
“‘老赖’唯一的住房能否被执行?”
“中学生周末自己去学校里玩单杠受伤,谁该担责?”
这是湖北省鄂州市凤凰街道江城社区举办的一场以“社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为主题的“小板凳法治故事会”活动上居民的提问。活动当天,4名专职律师结合常见的房屋买卖、民间借贷、赡养老人、家庭暴力等案例,将法律常识融入一个个精彩小故事中,为100多名坐在“小板凳”上的居民做了一次“入脑入心”的法治宣讲。
记者了解到,始于2018年1月的“小板凳法治故事会”志愿服务活动,由鄂州市委政法委、市法学会、团市委等单位联合举办,通过“用自己的话,讲身边的法治故事”,为听众普法,让社区居民在听故事的同时学法、懂法,增强大家法律意识。2020年年底,“小板凳法治故事会”项目获得鄂州市2020年度“最美志愿服务项目”称号。
让不同年龄的人
都能听到法治故事
《法治在我心中》《小小交通协管员》《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13位小选手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将身边发生的一个个有关青少年法律纠纷或案例娓娓道来,题材涉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知识等诸多方面。
这一幕发生在鄂州市凤凰街道江城社区梧桐书舍,是“小板凳法治故事会”早期活动的一个剪影。2019年8月18日,该社区以“我爱阅读·我爱故事”为主题举行“小板凳法治故事会”演讲比赛,小选手的讲述引人深思。作为鄂州市委政法委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的“联点共建”单位,江城社区因地制宜,通过该活动把法治宣讲到千家万户。
当时,为更好地打造这一活动品牌,“小板凳法治故事会”引入了专业社会组织,通过项目化运作方式实施系列普法活动。为此,鄂州市法学会与鄂州市青少年事务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开创性地将“小板凳法治故事会”进行市场化运作,以促进项目良性发展。
“小板凳法治故事会”从家庭、社区、社会三个不同角度,帮助群众增强法治观念,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变被动学法为主动参与,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掌握,在快乐学法的实践中去思考、感受法律的魅力,做一名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新时代好少年。至今,“小板凳法治故事会”志愿活动已举办了10期,并延伸举行了50余场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从小区居民到社区网格员,从9岁学童到九旬老人,受教育群众已达1万多人。
2020年下半年,鄂州市委政法委、市法学会在举办线下“小板凳法治故事会”活动的同时,还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积极利用“互联网+法治宣传”模式,采取线下现场活动、线上直播间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社区“小板凳”法治普法网络知识答题竞赛、“我身边的法治生活”随手拍比赛等活动,不断扩大了法治宣传范围。
据悉,依托该项目,鄂州市进一步扩大了法治宣传志愿者队伍,招募普法骨干、小小法治宣传员、法治宣传志愿者共60余人并进行培训,使其常态化参与法治宣传工作。2020年以来,该志愿者队伍已开展法治宣传社会实践活动20余场次。
整合各方资源
让内容更丰富
记者从鄂州市法学会了解到,为了发挥法学会的专业优势,他们积极组织法学会会员、律师担任“小板凳法治故事会”的讲述者,在活动中将民法典、禁毒法、消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编成了一个个生动的法治故事讲给广大群众听。
与此同时,为了让活动常办常新,每次“小板凳法治故事会”活动都结合当前时事设置了鲜明主题,邀请相关行业人士主讲。比如,2020年6月,主办方结合“6·26国际禁毒日”,邀请鄂州市的缉毒干警、见义勇为积极分子讲述了禁毒故事和法律法规。2020年9月开学季,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典等内容,邀请了鄂州市人民检察院干警,通过播放PPT和视频短片等形式,结合典型案例讲解未成年人防性侵的法律知识等。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7月,“小板凳法治故事会”适时开展了“讲述抗疫英模故事 传播见义勇为精神”活动。在这次故事会上,“全国抗疫最美家庭”殊荣获得者、鄂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叶辉讲述了他和众多医护人员,特别是与援鄂贵州医疗队一起在抗疫一线的经历,以及与新冠肺炎患者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鄂州楷模、出租车司机谢汉桥讲述了他在送乘客途中,偶遇病情危急幼儿的故事;社区网格员李宁和“向上向善”青年志愿者朱莹奥讲述了社区网格员疫情防控期间登记、摸排、宣传防疫知识、送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的故事……这些发生在抗疫一线的普通人的故事,感动着现场的每一个人。
“这场‘小板凳法治故事会’太有意义了。一个个抗疫故事让我们深受教育、备受感动。”听完抗疫一线工作者讲述的故事,江城社区居民姜倩婷深有感触地说。
提升普法广度
创建品牌
经过鄂州市委政法委、市法学会、团市委及其他承办单位的共同努力,近3年来,“小板凳法治故事会”志愿服务活动逐渐成为广大青少年、居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熏陶的重要平台,也为教育、司法、公安、检察等部门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渠道。
据了解,以该志愿服务为依托,结合法学会职能,鄂州市法学会在全市拟优先创建江城社区法治文化等5个法学实践示范点,涉及普法宣传、法律服务、法治文化、平安建设、法学研究等多个方面,用充实的内容、丰富的活动示范和引领法学会工作创新发展。
目前,鄂州市已完成南浦游园“普法宣传基地”、长港镇峒山村“平安建设基地”、湖北宝树堂律师事务所“法学研究基地”的创建工作。江城社区“法治文化基地”景观设计已开工建设,预计今年1月底前完工,届时社区群众在游玩的同时还能感受法治文化的熏陶。
依托示范点的引领和“小板凳法治故事会”等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鄂州市民的法治意识进一步得到增强,全市“一感一度一率一评价”指标逐年上升。特别是,“小板凳法治故事会”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鄂州市法治宣传教育的品牌,为该市成功入选全国文明城市作出了积极贡献。
“‘小板凳法治故事会’的特色,在于将‘法治’概念引入了社区治理。”鄂州市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小平说,这项志愿服务活动以多元化、个性化的公共法律服务与社区自治相融合,有助于吸引更多法律工作者、法律志愿者等优秀资源加入基层法治建设的大队伍中。
街坊邻居一起坐着“小板凳”,听着法治故事,交流法律常识,汲取法治正能量……这一幕已成为鄂州市基层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