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10502036085号
网站标识码bm13000002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申东
通讯员 苏航
进入12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人民检察院未检“小白杨”工作室检察官助理顾婷的工作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辖区中小学校纷纷邀请她讲法治课。顾婷告诉《法治日报》记者,刚当上法治副校长那会,都是她找到学校请求安排时间讲课,而现在是学校要求提前预约讲课,这说明,讲授的法治课得到大家的认可。
为深入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深化落实最高检“一号检察建议”,利通区人民检察院全体院领导、员额检察官及检察官助理等25人担任辖区25所中小学校的法治副校长,同时组建“小白杨”普法宣讲团走进学校、机关单位、企业、乡村社区,以形式多样的法治课为孩子和家长们送上特殊的法治温度。
法治讲堂成为学生必修课
在利通区,法治讲堂成了每学期学生的必修课。顾婷每学期至少要讲十几堂课,从预防未成年人性侵到校园欺凌等多个方面,结合释法说理、案例剖析、情景互动、播放微电影等形式,对校园安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方法,提高青少年学法、守法和用法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讲课,学生的法治意识明显提升。”顾婷给记者讲述了她协助办理的一起案件。辖区的一名小学生到社区小卖部买跳绳,被老板猥亵了,惊慌失措的小学生跑出来后,第一时间就告诉家人,并马上报案。案件侦办过程中,小卖部老板矢口否认,狡辩怕小孩碰到后面的货架,才不小心碰到了小孩的胸部。最后检方采信了小孩第一时间告诉妈妈时的微信语音作为证据。
利通区检察院还结合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提供“订单服务”,以案释法,制作精美的PPT文件,现场互动、寓教于乐,用形式多样的巡讲方式,将身边发生的典型案例、安全防范知识及法律常识为师生及家长进行法治宣讲,相继推出《对校园暴力说“NO”》《保护好我们的身体——预防未成年人性侵》《在法治和道德的阳光下健康成长》《扫黑除恶专题讲座》《我们身边的民法典》等精品普法课程。
“一站式”办案避免二次伤害
为全面保障未成年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利通区检察院联手各职能部门力量及时对未成年被害人开展救助,避免在不同刑事诉讼阶段对未成年被害人反复询问造成二次伤害。今年,该院与吴忠市公安局利通分局共同建成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办案区,办案区建成以来共办理性侵未成年人案件12件12人。
该办案区具有调查取证、情绪疏导和心理测评等多个功能,中心采用充满童趣的室内设计,营造温馨的谈话氛围,努力让未成年被害人放下心理包袱。对因受到伤害产生严重心理障碍的未成年人,则由专业心理咨询师干预疏导,确保谈话取证效果。
这是利通区检察院落实“一号检察建议”的一个新举措。同时,利通区检察院也将未检预防犯罪的范围从学校延伸至校外。
利通区检察院集中办理全市青少年案件,在办理吴忠市红寺堡区一起黑车司机性侵学生未遂案时,发现该地区存在大量“黑车”从事非法载客经营活动,特别是每逢星期五,各中学学生放学后在校园门口搭乘“黑车”现象尤为突出,给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隐患,于是将线索移交给红寺堡区检察院。
2019年11月28日,红寺堡区检察院将此作为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立案,第二天就向红寺堡区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红寺堡区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接到诉前检察建议后,及时进行整改,并于12月26日进行书面回复。整顿措施包括对辖区“黑车”载客行为依法严厉打击,在人流密集和“黑车”集中等区域加强道路运输相关法律法规宣传,规范客运运输管理工作,科学规划客运交通方式等。
今年,利通区检察院通过走访,发现辖区部分学校没有对在校教职员工的违法犯罪记录进行审查备案,存在安全隐患,遂向区教育局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建立全区教职员工入职查询、备案机制(违法、犯罪记录),明确把学校工勤人员一并纳入查询人员范围,督促建立教职员工备案管理制度,一年一备案,严禁违法、犯罪人员进入学校。
用足用好附条件不起诉
在校园内外筑起安全“防火墙”的同时,对违法犯错的学生,利通区检察院一个都不放弃,用足用好附条件不起诉。
利通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检察官刘丽娟有一个微信群,成员是17名曾经参与打架的高三学生。2018年4月,李某与余某(均为某高中学生)因琐事在学校内发生冲突,双方各纠集10余人约架,在斗殴过程中,李某、张某被砍伤,后经司法鉴定,李某伤情属轻伤二级,张某属轻微伤。
在全面客观了解案情后,刘丽娟认为参与斗殴的这17名犯罪嫌疑人均系从犯,认罪、悔罪,具有良好的家庭监护、帮教条件,考虑到他们都是高三在读学生,马上面临高考,故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考验期6个月。
这17名“熊孩子”通过微信、电话多次向刘丽娟询问:“检察官阿姨,我还能上学吗?”“我是不是要被判刑了?”面对他们的焦虑和担忧,刘丽娟与未检“小白杨”团队积极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他们正视自己的行为,深刻认识犯罪的危害,剖析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并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以踏实的行为去改正。鼓励他们安心复习,全力备战高考。经过无数次交流与辅导,这17名学生与刘丽娟成了朋友。
2019年,这17名“熊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均考上大学。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们中有的主动自发为湖北捐款,有的积极作为志愿者参与所在村、社区的疫情防控管理登记及宣传工作等,为疫情防控尽了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