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10502036085号
网站标识码bm13000002
去年以来,灵武市持续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通过强化法治保障,增强基层社会治理“定力”,扎实推进平安灵武建设。
严格执法,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持续开展灵武市政法系统铸魂行动、加强政法系统纪律作风建设系列工作,抓好以案为戒、以案示警、以案促改、以案正风活动,不断加强全市政法干警理想信念教育、政德操守教育、党纪国法教育、廉政警示教育,有效促进各项工作纵深开展。真抓、严抓、狠抓,去年上半年,灵武市无政法干警因违纪违法受到纪律、政务处分,同比下降100%,作风建设成效初步显现。
公正司法,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坚持“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探索建立新型审判权运行机制,明确院、庭长不再签发本人未参加审理案件的裁判文书,使独任法官、合议庭真正成为审判主体;持续深化公安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建设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大力推行执法公开,确保执法办案更加规范化;将刑事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工作纳入检察官绩效考评体系,高要求、严尺度推进认罪认罚工作。
深入普法,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入推动“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打好线上线下普法“组合拳”。线下创建灵武回中、四中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阵地,设置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模拟法庭,高庙法治文化主题公园。通过特色法治文化阵地、广场及各单位的LED电子屏滚动播放抗击疫情、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创建文明城市等宣传标语,线上依托“灵武司法”公众号、“法治灵武”今日头条、微信群等新媒体多角度、全方位进行长效法治宣传。共组织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217次,举办法治讲座63次,发放宣传资料168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471人次,召开普法工作安排部署会议39次。全市现有“七五”普法讲师团成员25人、法治副校长41人、普法联络员和普法志愿者100余人。扎实落实政策法规宣教专项行动。
优化法律服务,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开展“三无”创建活动,研究出台《灵武市“三无乡镇(街道)”“三无村(居)”建设实施方案》,安排38名法官、24名检察官、8名律师、73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共143人下乡镇、进社区,定期开展矛盾纠纷化解、法律咨询。目前,接待来访群众162人次,解答法律咨询119人次,当场化解矛盾纠纷50起,撬动了更多法治力量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直接、更加精准的法律服务;持续深化“两个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打造“多元调解+速裁”模式,在妥善化解矛盾的同时,让群众办事更加高效、便捷;做深做细“放管服”改革,持续加强公安窗口单位人员管理和智能化建设,不断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网上可办率达到90%以上,100多个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路,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记者 马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