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10502036085号
网站标识码bm13000002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雯 通讯员 顾帆
为进一步丰富教育改造形式,提高教育改造工作质量,4月23日,河北省女子监狱联合民盟石家庄市委、河北博物院共同开展“国宝增自信 文物塑新生”传统文化进狱园活动,以文博展出方式,引导罪犯览千年文物、读器物故事,搭建起感知历史智慧、重塑精神世界的文化桥梁。
活动现场,长信宫灯、金缕玉衣等13件河北国宝文物展板依次排开,形成一道20多米长的展示墙,直观形象地展示了河北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宣讲团队通过新颖且独特的讲解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罪犯从文化传承中感受历史变迁,用心体会匠心智慧,从而在文化熏陶中净化心灵,增强改造信心,汲取新生动力。
近年来,河北省女子监狱进一步构建长效机制,深入推进“传统文化进狱园”活动落地生根。与河北博物院建立定期巡展机制,并设立“燕赵文物中的德治智慧”系列课程,引入数字文博技术,借助教育智慧平台构建动态文化资源库。创新教育融合模式,建立“文物导师”制度,邀请文化学者、文物工作者定期开展专题讲座,设立“新莲艺坊”之“文物与人生”主题工作坊,将传统纹样绘制与心理疏导结合,开发陶艺制作、古籍装订等非遗技艺矫治项目。搭建家属文化共育平台,通过文物主题家书增进情感联结,织密社会支持网络。
下一步,河北省女子监狱将继续携手民盟石家庄市委、河北博物院,深入开展多渠道、多维度、多层次“文物+矫治”创新实践,让传统文化真正成为照亮新生之路、提高教育质效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