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普法平台
欢迎您进入智慧普法平台!
首页 > 普法动态 > 普法集锦
与法“童”行 共护未来——这堂法治课为深山孩子送上“法治盾牌”
青海法治报 2025-09-10

  “同学们好,现在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如果你平时有写日记的习惯,但是有一天,你的同学小明偷看了你的日记,并且把里面的内容告诉了其他同学。大家来说一说,他的行为对不对?”9月5日上午,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南门峡镇中心学校的操场上,青海省首批普法宣传形象大使、北京大学国培计划讲师、西宁市家庭教育讲师团副团长段荣琼提出的这个问题,引发了在场学生的深思。

  这是青海省“与法‘童’行 共护未来”普法宣传进校园活动的现场。活动由青海省司法厅牵头组织,西宁市城北区阅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施,首站走进互助县南门峡镇中心学校和西山乡中心学校,为近千名学生带来了一堂生动实用的法治教育课。

  案例宣讲 让法律条文活起来

  “今天,老师需要一名同学作为小助手,帮助老师展示一些法条知识,有兴趣的同学请上台!”作为北京大学国培计划讲师、西宁市家庭教育讲师团副团长,段荣琼擅长运用游戏互动的方式让法律知识深入人心。她通过一个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的生活常识。

  “有一个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孩子,因为轻信网友的话,结果被骗走了父母的血汗钱。”段荣琼讲述电信网络诈骗案例时,操场里鸦雀无声。她详细解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相关规定,并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想法。

  “原来这些法律离我们这么近!”刚刚参与互动的海东市互助县南门峡镇中心学校九年级学生赵全有说,“我要把这些知识告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们也经常接到陌生电话,让他们一定注意,防止被骗。”

  在海东市互助县西山乡中心学校,宣讲内容同样紧扣学生实际。段荣琼通过校园欺凌的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给同学取侮辱性外号、孤立排挤同学,这些都可能构成校园欺凌。”她的讲解让学生们恍然大悟。

  互动问答 让孩子们的大脑动起来

  “老师,我有一个问题!”在南门峡镇中心学校的互动环节,一名男生举手发问:“如果遇到校园欺凌,对方威胁不准告诉老师怎么办?”

  这个问题引发了全场思考。段荣琼首先表扬了提问的学生,然后引导大家讨论解决方案。学生们踊跃发言,有的建议寻求同学陪伴,有的主张立即报告老师,还有的提出收集证据报警。

  “大家说得都很对。”段荣琼总结道:“最重要的是不要沉默,要勇敢地向可信赖的成年人求助。法律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她随即补充讲解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预防学生欺凌的具体规定。

  在西山乡中心学校,互动问答同样精彩。段荣琼围绕“游戏充值退款”“网络隐私保护”等问题设置相应场景,通过学生现场情景演绎,对民法典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涉及的相关法律条文及规定进行解答,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维权流程。

  聚焦重点 法治的种子已在心中发芽

  本次普法宣传进校园活动重点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核心法律,针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突出问题进行讲解。

  针对近年来多发的网络借贷陷阱问题,宣讲内容特别强调了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相关规定。“千万不要为了满足一时的消费欲望而陷入网贷陷阱。”段荣琼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们认识到网络借贷的危害性。

  此外,宣讲还融入了道路交通安全、防溺水、防冰面事故等安全知识相关的法律规定,实现了“普法教育”与“安全教育”的有机结合。

  活动结束时,许多孩子仍围在讲师身边询问法律问题。他们手中拿着刚刚获得的《青少年法治读本》,脸上满是求知的渴望。“这种案例宣讲+互动问答的形式特别适合孩子们。”西山乡中心学校副校长陈得祥表示,“宣讲活动不仅生动有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南门峡镇中心学校大队辅导员祁学婧说:“学生们今天都特别专注,因为这些内容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法律知识变得不再抽象难懂。”

  青海省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负责人表示,今年省司法厅计划重点深入西宁市湟中区、湟源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海东市互助县、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等45所交通不便、法律服务资源紧缺的中小学,开展普法宣讲活动。“我们将继续创新普法形式,通过‘普法+游园会’‘普法+小剧场’‘普法+以案释法’‘普法+角色扮演’‘普法+知识竞赛’‘普法+辩论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与互动热情,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所深山校园。”

  据了解,此次普法宣讲系列活动将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量身定制普法内容。通过系统讲解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典、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重点聚焦校园欺凌、性侵、网络借贷陷阱等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领域,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法治保障。

  夕阳西下,普法宣讲在孩子们依依不舍的目光中落下帷幕。但法治的种子已经悄然播下——在案例讲解中,在互动问答间,这些深山里的孩子们已经踏出了知法、懂法、用法的第一步。(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陈雪薇)

(责任编辑:吴亚洁)
 
智慧普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