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10502036085号
网站标识码bm13000002
自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金乡县司法局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始终,瞄准群众法治需求,以创新为动力,以实效为导向,整合资源、扩大队伍,优化普法受众体验,提高普法教育质量,形成法治需求与普法供给之间更精准对接,打造了百姓“点单”,司法局“派单”,普法宣讲团“接单”,群众“评单”的“菜单式”精准普法新模式,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全覆盖的大普法格局。
一、收集食材,明“口味”、定“菜品”。
着重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的纽带作用,依托“法润万家”微信塔群和村(社区)法律顾问走访月活动,收集整理村(社区)百姓生产生活中普遍遇到的法律问题及具体法律需求;普法志愿者主动向辖区内学校、企业和居民征求普法宣传主题;百姓在“金乡司法”微信公众号留言“点单”预约需要的法律宣讲内容;以开展“民意5来听”为契机,组织各“民情书记”团队深入走访所联系的村(社区),了解服务对象需要什么法律知识、有哪些法律盲点误区、喜欢何种宣传方式等,摸准百姓“口味”,推出适合百姓口味的“菜品”供百姓“点单”。
二、精心烹调,配“大厨”、快“出餐”。
司法局根据“线上线下”报送的“订单”,配套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派单”模式。线上,重点推出了“金日说法”普法模式、“典”亮云讲堂——民法典云上周周讲堂活动、《法治金乡》专题普法栏目和“以案释法”袖珍书。“金日说法”普法模式以日为周期,每天在“金乡司法”公众号内发布普法信息,将百姓“点单”通过“法润万家”微信塔群“派单”至各普法成员单位工作群和村民群、居民群内。“典”亮云讲堂——民法典云上周周讲堂活动以周为周期,瞄准的是与百姓生活最为密切的民法典法律知识,每周邀请一位“法润万家”普法宣讲团成员,结合百姓“点单”讲解相关的民法典案例和知识,并通过短视频形式在微信、微博、学习强国、百家号、法治号和今日头条等新媒体矩阵内发布,形成了强大的宣传阵势,现已发布26期。《法治金乡》专题普法栏目每月两期,邀请全县优秀律师走进《法治金乡》普法栏目直播间,针对百姓的“点单”,利用热点案例、典型案例从专业角度进行释法说理,目前已制作播出55期。“以案释法”袖珍书以月为周期,以电子书的形式,每月定期推出10个与百姓“点单”相关的热点案例,分析其中的法律条文、法律推理和法律方法,通过“法润万家”微信塔群层层传播到千家万户,现已推出6期。这种“每天说法,每周讲法,每月释法”的线上“派单”普法模式,固定格局,层层转播,百姓打开手机、电视即可收到自己定制的“法治大餐”。
线下,一方面,扎实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发挥国家机关在全民普法中的积极作用。在每个重点时间节点,全县各执法普法成员单位能够做到主动联系,协同配合,体现了普法依法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普法主管部门“独唱”变为各部门“合唱”,执法部门单位主动普法、联合普法的大普法格局正在形成。另一方面,整合全县法律资源,选拔优秀人才充实普法宣讲队伍,组建了新时代“法润万家”宣讲团。依托镇街法律顾问团队,成立了各镇街“法润万家”普法宣讲团,为普法宣讲和全县“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训提供专家支持。“老百姓需要哪方面的法律,我们就找哪方面的专家,配好“大厨”,送法上门。”金乡县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科长李洪菊说,“宣讲团成员结合自身特长,主动‘接单’,精心烹调‘菜肴’,快速‘出餐’,老百姓对这种普法宣传新模式都拍手叫好。”
今年以来,全县共开展集中普法宣传活动70余场,各类走访宣传、讲座420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万余份。
三、餐后畅言,求实效、树“口碑”。
群众可对接单对象进行“点赞”评价,每次宣讲活动结束后,由“点单”人、群众及司法所负责人等对活动完成情况及效果进行评价,同时作为村(社区)法律顾问优秀个人和优秀团队流动红旗评比的重要依据。推行“菜单式”普法,让百姓唱主角,宣讲团当主力,努力做到百姓需要什么就宣传什么。此外,金乡县司法局还组织各司法所以各镇街、村居(社区)法德文化实体阵地为基础,发动群众到法德文化广场或者普法长廊、普法一条街打卡,拍摄短视频、照片,在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发布,群众即可领取法治围裙、普法雨伞、普法书籍等普法实物。“这种普法形式真有意思,我们不仅提高了法治意识和维权意识,还领到了民法典和雨伞这么实用的普法物品,同时对外宣传了我们的民法典主题广场,真是一举多得,太赞了!”一位参与打卡活动的群众乐呵呵地称赞道。通过普法模式的创新转化,使普法对象由“局外人”转向“参与者”,大大提升普法对象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兴趣,增强了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实现了互动式学法、精准式普法,既满足了群众的法治需求,又使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金乡县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