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普法平台
欢迎您进入智慧普法平台!
首页 > 普法动态 > 普法集锦
昆山十大普法平台演奏民法典和谐乐章
法润江苏 2021-04-20

  昆山市司法局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依托“一课一微一网一报一视一台一刊一博一空一线”等全媒体普法平台,推动民法典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一是课堂讲法更深入。抓好领导干部、基层群众、在校学生等重点对象的民法典普法,将民法典纳入市委中心组专题学习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学法范围,组织法学专家面向全市领导干部开展民法典专题讲座,征集创作一批适用于中小学教学的民法典微课程,组织开展“百位律师进百校开展百场法典讲座”系列活动。

  二是微信普法更全面。结合受众的阅读习惯和学法需求,推出“民法典手绘漫画”“追剧普法”“与典同行”“热点解读”“普法动态”“古案今读”“法援案例”等普法栏目,每日坚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推送1-3名普法微信,为微信用户解读民法典的最新法治资讯、传播法律知识、阐释法律误区等。文章总数、阅读量、在看总数等数据在全市政务类微信(部门)榜单中始终名列前茅。

  三是网站学法更系统。坚持“互联网+法治宣传教育”,建成普法综合网站“尚法网”,开展灵活生动的民法典网上宣传。该网站设有“尚法聚焦”“谁执法谁普法”“在线学法”“法治文化”“以案释法”“尚法研创”等6个普法专题,精心创作展示以民法典为主题的法治微电影、法治动漫、法治书画等法治文化作品。

  四是报纸载法更权威。积极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联合市融媒体中心在昆山日报开设“尚法昆山”专版,连续刊载“学好用好民法典”“昆山狠抓三类人群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昆山民法典+照亮企业法治之路”“民法典如何保障婚姻自由”等普法文章,逐步成为市民读报必看的学法平台。“投资千万昆山开建民法典主题公园”一文被江苏法治报、苏州日报等媒体刊载。

  五是电视看法更直观。联合江苏有线昆山分公司集合法治文艺、尚法资讯、执法普法、互动专区等板块,建成一站式的“尚法昆山”有线电视栏目点播入口,该入口已进驻拥有数十万用户量的智慧昆山App。市法宣办、司法局组织全市55家普法成员单位,结合民法典联动宣传教育“十进”活动和本部门职责,录制10多个法治类专题电视栏目,受到全市广大电视观众的热烈欢迎。

  六是电台听法更细腻。联合昆山人民广播电台打造《尚法在线》公益性普法广播节目,邀请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资深律师等走进直播间,围绕老百姓身边的法律问题,通过以案释法的形式,结合民法典广泛运用真实案例,为市民答疑解惑、释法明理。已制作播出90余期电台节目,受到听众的广泛好评。

  七是期刊读法更专业。深度改版《法治风》杂志,开设“民法典”普法专栏,在全市村(社区)、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免费发放的同时,实现网上电子化发行,打造成为亲民、活泼、互动、实用的综合类法治刊物,“爱尚法”“辩证法”“法眼看天下”“谈天说地”等栏目,在追踪解析百姓关心的热点法律事件的同时,呈现出形式新颖、内容趣味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互动性。

  八是微博说法更及时。将“尚法昆山”微博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渠道,结合当下网络热点事件开展民法典普法,打造“追剧学法律”“漫画学法”“热点解读”“短视频普法”等独特运营品牌,以政务公开、在线应答、随时聆听等多种方式即时联动,不断推进民法典“进网络”。

  九是空中问法更亲民。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12348热线、“尚法智慧”公共法律服务智能终端、“无人律所”等普法平台作用,选派资深专业律师进驻后端,解答群众有关婚姻家事、遗嘱继承、合同物权等民法典法律咨询1300余起。昆山高新区推出“公共法律服务直播在线”破解时空结界,提升线上普法水平。

  十是线下释法更贴身。全市2000余名法律明白人、专业律师、人民调解员、普法志愿者等力量,采取以案释法、法治讲座、赠送民法典读本、法治文艺演出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民法典巡回宣讲活动。淀山湖、花桥等地司法所开展民法典“法治小戏”文艺演出,切实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昆山市司法局

(责任编辑:童悦敏)
 
智慧普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