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10502036085号
网站标识码bm13000002
加力度 拓宽度 挖深度 造热度 增密度
徐州“五度工作法”构建普法新格局
徐州市司法局准确把握新时代普法工作要求,以“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为抓手,创新和推行“加力度、拓宽度、挖深度、造热度、增密度”五度工作法,健全政府主动普法、社会参与普法、媒体公益普法制度,构建社会大普法新格局。
加大推动力度
落实普法责任状
全面建立普法责任清单制度,明确各重点执法单位年度普法重点内容、重点项目,并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释”情况随时对清单进行动态调整。狠抓普法责任主体落实,将各单位普法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到市法治建设考核,全面实施“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公开报备、工作台账、工作会议、报告总结、评价通报五项制度。在全省率先开展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现场评议活动,市县两级累计427个单位接受“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
拓展合作宽度
构建普法共同体
充分发挥司法局作为“谁执法谁普法”成员单位之间的桥梁作用,各单位普法工作从“单枪匹马”转变为“抱团发展”,普法效果取得质的飞跃。该局与市工信局、市国资委协同开展民法典进企业等公益普法活动;与市地铁集团研讨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新形式、新理念建设思路。通过构建普法共同体,扩展普法“朋友圈”,整合各自的资源和力量,有序开展一系列法治宣传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
挖掘资源深度
培育普法人才库
开辟社会化普法新路径,不断扩充普法讲师团、法律顾问、大学生普法志愿者、村(社区)“法律明白人”、网格员等普法队伍。开展2020年度“十佳公益普法项目、普法集体、普法志愿者”评选,涌现出了“巾帼和谐美”“法育明天、守望成长”“星火法律公益行”等一批亮点普法项目和社会公益普法组织。全市社会普法组织2020年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百余场次,形成浓厚的法治氛围。
打造品牌热度
增强普法渗透力
探索法治社会建设新路径,保持全方位、立体化、持续性的宣传热度。其中,市地铁集团开通“法治号”地铁专列、车载电视全时段滚动播出法宣视频;市城管局在徐州地标点亮民法典宣传灯光秀、全市LED大屏同频播放普法动漫;市交通运输局开行法治公交车、出租车;市住建局依托各小区物业实现普法宣传进电梯等,各单位用“接地气”的方式营造良好宣传氛围,提高宣传的覆盖面和感召力。
增大辐射密度
创新“普法+”基地
加快推进普法资源整合共享,探索构建“双普”新格局,打造了一批“党建+普法”“科普+普法”“廉政+普法”“行业+普法”的双普法治基地,深入挖掘楚汉文化、红色文化等地域文化中的法治元素,探索打造“山”(云龙山)、“河”(大运河、故黄河)、“湖”(云龙湖、大龙湖等)、“海”(淮海)等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法治文化点。打造以邳州、铜山为代表的法治文化精品小镇,以淮海战役纪念馆为主的红色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以大吴、利国为主的大运河法治文化带。依托淮海经济区法律服务产业园建设普法展厅,推动法治精神向社会文化生活的全面渗透融入。
刘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