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10502036085号
网站标识码bm13000002
景宁县司法局以增强普法实效为目标,坚持普治并举,着力打造三大特色普法品牌,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一、增强吸引力,打造“以案释法”品牌。一是科学谋划,压实责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将“以案释法”纳入全年普法工作考核,强化普法机关、各行政执法部门以及律师管理部门等释法主体责任。二是因地制宜,壮大队伍。立足民族特色,聚焦行业重点,先后成立“七五”普法讲师团、畲族山歌普法队、五老志愿者普法队、“向企”法律服务团等12支普法队伍,深入全县各区域、各系统和各行业进行普法宣讲。三是紧跟时代,创新形式。适应全媒体时代社会公众需求,聚焦社会热点、法律难点、纠纷特点,先后推出《离婚冷静期适用情形》《持有公证遗嘱能在继承中立于不败之地吗?》等八期微视频,其中三期登上“学习强国”平台,总阅读量达25万人次。
二、提升影响力,打造“地摊宣法”品牌。一是“固定摊位”定点定时。选取人流量大、知名度高的“鹤溪亭”“石印山公园”等地标性地点作为固定场所,通过“年初制定计划、月月安排主题、次次提前预告”,实现“地摊式”普法常态化。目前,已集中开展活动8次,发放法律宣传资料2万余份,接受群众咨询近千人次。二是“流动摊位”多元多样。依托“民主法治村(社区)”“普法农家院”“诚信守法企业”等阵地,不断提升浓厚法治氛围。例如,将澄照乡沿线的30个民主法治村串联成线,打造“普法公交路线”,法治元素进巴士、公交站点,使宣传触角快速向基层延伸,深入人心。三是“便民摊位”随处可见。安排律师现场开设“法治服务门诊”,对群众进行针对性“把脉问需”,就提出的征地拆迁、婚姻家庭等法律问题进行解答。目前,律师累计在社区、广场摆设“法治摊位”12个,帮助群众解决法律问题200余个。
三、扩大传播力,打造“上门普法”品牌。一是进机关。聚焦公安、法院、综合执法、乡镇(街道)等重点部门,针对性制定课程“清单”,推送公益系列讲座,实现“点单式”服务。例如,今年6月,联合县委党校首次将法治课程纳入全县优秀年轻干部必修课。二是进校园。联合检察院、县教育局、团县委等单位,开展法治手抄报、法治书画大赛、征文演讲、开学第一课等专题活动,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趣味性。三是进企业。组建7支普法宣讲队伍,进驻丽景园、农民创业园等5个工业区块,实行“一区一企一所”普法模式,为企业合同履行、融资担保等进行“法治体检”,提前解决法律问题850个,从“事后救济”向“事前防范”转变。
信息来源: 景宁县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