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普法平台
欢迎您进入智慧普法平台!
首页 > 普法动态 > 普法集锦
樊城区扎实推进“律师进社区”活动
湖北省司法厅网站 2021-01-21

  樊城区突出四个坚持,扎实推进“律师进社区”活动,2020年,全年共解答法律咨询2898件,办理法律服务事项515件,调解民事矛盾纠纷760件,代写法律文书433件,办理经济事务56件,开展法律大讲堂314场,在引导和培养辖区居民法律素质和法治信仰,促进社区依法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服务模式、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服务效能”四提升。

  一是坚持人岗固定化,服务模式进一步优化。

  2013年8月,“律师进社区”活动启动,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各方共同努力,辖区11个律师事务所精心筹备,选派116名律师入驻87个社区,开展“周四有约”律师进社区法律服务活动。律师到岗后,利用其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为社区管理提供法律意见,办理法律事务,免费为居民解答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化解矛盾纠纷,普及法律知识。期间,除少量律师因故变动外,多数律师坚守岗位,为社区居民服务,与社区工作者和居民逐渐熟悉,结下友情   。社区和居民信任律师,信赖律师,遇到房屋拆迁、民间借贷、侵权责任、排除妨碍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居民会主动找律师咨询解决。“有法律问题找社区律师”成为居民的生活习惯。

  二是坚持考核常态化,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

  区局律工股建立律师进社区工作群,社区律师全部入群。每周四上午,社区律师到岗后,第一时间把个人图像上传群中,表示到岗。具体活动,如提供法律咨询、调解矛盾纠纷、代写法律文书、开设法治讲堂、走访社区居民等,都需要如实登录律师工作台账或律师工作日志,并把基本概况在微信工作群中展示。律工股指定专人,对每周律师进社区活动情况进行统计汇总,装订成册,存档备查,作为半年考评依据之一。律师因为出庭、出差等不能当天到岗的,需要向律工股报告,便于律工股掌握当天律师到岗情况。律工股安排人员,对律师周四到岗履职情况开展不定期抽查。

  三是坚持考评制度化,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

  为强化正向激励,提升服务质量,区局在全市率先推行绩效考核。区司法局会同区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律师进社区绩效考核的实施意见》(樊司通(2017)3号),量化积分考评,差额发放补贴,并接受社区评议全体律师监督。区局对律师考评工作每半年组织一次。组成考评组深入辖区10个镇、办87个社区,现场查看律师服务场所标识和公示牌、翻阅工作日志台账、查看律师开展法律大讲堂及参与调解矛盾纠纷的档案材料及图片、与社区干部交流等方式,了解律师进驻社区工作情况,并随机向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考评组根据走访了解到的信息和查看的资料情况,结合平时抽查情况,严格依照《襄阳市律师进社区工作百分制考评标准》,以社区为单位对社区律师进行绩效考评,得分95分以上的给予奖励。90分——94分不奖不惩。90分以下的适当扣除工作补贴。考评结果向市局报告,并在律师进社区工作群中公示,并向律师所在社区反馈。

  四是坚持指导专业化,服务效能进一步凸显。

  区局根据上级安排,结合普法重点和居民法律需求,因时制宜,组织社区律师开设法律大讲堂,以生动的典型案例讲解法律知识,与群众互动面对面的答疑解惑,由于方式灵活,语言生动,群众听得懂,感受得到,在喜闻乐见中增长法律见识,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近年来,针对民间借贷、非法集资、传销活动猖獗的严峻形势,区局安排社区律师开设法治讲堂,向居民宣讲民间借贷、传销、非法集资的表现形式和危害,提醒社区居民人民远离传销和非法集资,起到了很好的预防效果。2019年三季度,结合扫黑除恶行动,布置开展专项法律大讲堂。四季度,为激发市民的“创文”热情,组织开展以“创文”为主题的法律大讲堂。2020年一季度,针对疫情防控的形势要求,区局发出通知,要求律师远程办公,通过QQ、微信、电话等方式提供法律服务。《民法典》颁布后,区司法局于7月20日通过微信群下达通知,要求各社区律师集中开展民法典进社区宣讲活动。7月份,社区律师共宣讲《民法典》74场,让《民法典》走进千家万户。

  供稿:樊城区司法局 贾榜友 李武频 周国兴

(责任编辑:童悦敏)
 
智慧普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