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普法平台
欢迎您进入智慧普法平台!
首页 > 法治资讯 > 要闻
江苏强化“五个坚持”推动全民普法走深走实
法治日报-法治网 2025-11-25

  □ “八五”普法成就巡礼

  □ 本报记者 董凡超 罗莎莎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江苏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使法治成为江苏现代化建设的显著标志、核心竞争力和坚强保障”目标,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重点,以落实普法责任制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化“五个坚持”,着力构建“大普法”工作格局,不断提高全民普法的针对性实效性,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更加浓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典型案例】激烈的辩论、有趣的小品、精彩的话剧……一场以“说诚信、话安全”为主题的“法治第二课堂”全媒体普法活动前不久在南京市瑞金路小学进行。

  “别具一格的课堂形式,妙趣横生的普法体验,将法治教育与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安全教育、科学教育有机结合,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兴趣盎然,效果非常好。”瑞金路小学教师说。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也是全民普法的重点对象。2021年以来,江苏省司法厅联动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教育厅等部门推出“法治第二课堂”全媒体普法活动,突出“一样的课堂,不一样的说‘法’”理念,进一步探索实践式、参与式的青少年普法模式,以法治方式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法治第二课堂”以青少年成长环境、性格特点、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为出发点,注重学生的参与、互动、思辨,结合国家宪法日、国际禁毒日、全国消防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及学校开学典礼、成人仪式等重要时间节点,采用法治情景剧、模拟法庭、故事教学、自由辩论等形式,打造形成“一堂主题班会”“一场网络直播”“一档电视节目”“一条新闻报道”“一份教学课件”的“五个一”组合式普法产品,提升青少年普法趣味性。

  截至目前,江苏省共举办“网络安全”“长江保护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不同主题“法治第二课堂”全媒体普法活动33场,受众超5000万人次,该做法被中央网信办评为“全国网络普法典型案例”。

  【成绩单】江苏省坚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法治建设工作首要任务,各级人大、政协定期监督、调研“八五”普法规划落实情况,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监督、政协支持、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大普法”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

  坚持统筹谋划,不断凝聚普法合力。

  ——每年制定近50项法治宣传教育重点联动事项,联动开展“农民工学法活动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五一劳动法治宣传服务月”“法润江苏 法护长江”“安全生产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法润交通 与法同行”“情暖三农·送法下乡”等不同主题的普法活动,法治宣传教育服务大局的作用更加凸显。

  ——印发《江苏省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实施办法》,明确普法责任制建设、系统内普法及实践、推动社会面普法、创新创优等4大类指标,省、市、县三级普遍开展年度履职评议。

  坚持思想引领,持续提升普法质效。

  ——组建315人规模的省级“八五”普法讲师团,举办“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大讲堂”等活动近1600场,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向面上拓展、向基层延伸。

  ——接续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推动宪法宣传进机关、进村居、进网络、进学校等,《尊宪崇法 当宪法遇上非遗》短视频被“学习强国”全国总平台推荐发布,阅读量超100万。

  ——持续开展“美好生活·法典相伴”主题宣传,制作推送民法典“抖”来学微视频100部、民法典微动漫30部,开展普法活动6万余场,推动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坚持突出重点,推动提高法治素养。

  ——印发《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工作方案的通知》,构建“一张共性清单+各领域个性清单”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体系。

  ——认真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联动开展“大学生法治宣讲团”进社区、“青少年模拟法庭大赛”等普法活动,“开学法治第一课”累计观看人次超3600万。

  ——印发《关于组织开展民营经济促进法专题宣传活动的通知》,接续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民企”专项普法活动,编发《企业全流程法律风险图谱案例》读本,组织送法入企活动8000余场,提供法律咨询30余万人次,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20余万人。

  坚持拓展载体,深化法治文化建设。

  ——制定《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建成各类法治文化阵地1.8万余个。

  ——举办“江苏省法治文化非遗作品展”,同步上线“云展播”,浏览人数达470万;《雕版与法》《锦绣苏州 法映非遗》等12部作品获评司法部“法治非遗短剧场”优秀短视频,8部法治文化作品在第十八届全国法治动漫微视频作品征集活动中获奖,普法微短剧《司法所里的故事》获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来学法”推荐剧目,《第十五法庭》《冬日暖阳》等法治题材微视频、电影在全国公映。

  ——依托“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等载体,常态化开展法治文艺巡演乡村行、以案释法宣讲、法治图书阅读等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3万余场。

  坚持普治融合,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法治乡村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的意见》,召开全省法治乡村建设推进会,发布26个典型案例,编印《村(社区)“两委”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重点条款读本》,强化209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监督管理,提升法治乡村建设质效。

  ——创新开展法治薄弱村(社区)排查整治,选派1300余名政法干警帮扶整治,累计开展学法述法活动1700余场,化解矛盾纠纷5000余件,开展普法活动8200余场,完成首批法治薄弱村(社区)整治任务,补强基层治理短板弱项。

  ——深化“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制定“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总体方案、“法律明白人”培育规范指引,编发《村(社区)“法律明白人”读本》《日常生产生活典型案例》,20余万名“法律明白人”覆盖所有基层综合治理网格。运行省级网校资源库、线上学习平台,发布200余部微课、300余条法律问答,2人入选全国“法律明白人”优秀师资库。

(责任编辑:金燕)
 
智慧普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