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0502036085号
网站标识码bm13000002




□ “八五”普法成就巡礼
□ 本报记者 蔡长春 王春
“八五”普法以来,浙江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锚定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浙江目标,立足省域实际守正创新,将精准普法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以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普法举措,绘就守法普法“浙里”新图景,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筑牢法治根基。
【典型案例】9月1日开学日,一堂特殊的“法治云课堂”打破地域阻隔,将宁波、新疆、四川等地多所学校的课堂紧密相连。
宁波海事局执法人员童晴晴是这堂课的主讲人,她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切入点,围绕“和平年代如何用法律守护蓝色家园”展开讲解,引导孩子们争做“海洋小卫士”。
“能和千里之外的小伙伴共上一堂法治课,既新奇又有收获,我要把学到的法律知识分享给家人朋友。”宁波高新区实验学校学生周奕含课后难掩兴奋地说。
运用“法治云课堂”播撒法治种子,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这是浙江创新青少年法治教育形式、深化东西部教育协作的生动实践。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缺失、村落分散等痛点,温州市泰顺县创新成立一支由60名“法律明白人”组成的家庭导师队伍,让法治的温暖流淌至山区末梢。
他们走村入户,精准对接留守儿童家庭法律需求,化身“法治亲人”,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讲述青少年权益保护知识,将枯燥的法条转化为暖心叮咛,让法治关怀触手可及。
“法律是一把强大的‘保护伞’,它是保护我的,可以让我更勇敢、更自信、更有底气。”学生邱紫然高兴地说。
2025年以来,“泰·顺心”调解室成功进驻泰顺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退休教师高一青面对孩子们提出的“如果遭受校园欺凌,可以向谁寻求帮助”“如何帮助受到校园欺凌的同学”等问题悉心作答。
学生林贞雅深有感触地说:“自从有了调解室,很多我们班干部和老师解决不了的同学矛盾都能直接得到调解,我们的同学关系从此更融洽了。”
这一幕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普法活动瞬间,是浙江不断创新普法方式方法、护航青少年平安健康成长的生动诠释。
近年来,聚焦青少年这个“最大希望”,浙江强化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同,以“法育青蓝”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宣传教育系列活动、“浙江普法百校行”等为载体,推出法治班课、模拟法庭、法治研学、法治情景剧等沉浸式、互动式普法形式,切实提升青少年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
【成绩单】浙江坚持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法治建设首要任务,认真落实法治宣传教育法,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改进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夯实基层依法治理,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锚定首要任务,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连续5年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八进”活动,发布优秀实践范例34个。
——发挥“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8090”和“00后”新时代理论宣讲团等作用,累计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活动10.4万余场。
坚持服务大局,普法赋能高质量发展。
——开展“护航亚运 法治同行”法治宣传活动,印发亚运法治主题海报2万余张,开展亚运法律知识线上竞答,参与人数近100万人次,全网曝光量近3000万人次。
——连续4年举办“宪法与浙江”主题宣传月活动,推出“开往国家宪法日地铁”“我们一起学宪法”“光影颂宪法”“书法说宪法”“法治村里话宪法”等特色载体。
——连续5年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月活动,打造“拜托啦民法典”普法微综艺,网民参与量达3360万余人次。
——实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累计举办普法活动3.07万余场次,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11.46万余家次,出具体检报告3.34万份,帮助企业解决问题4.31万个。
——举办“法治·开放伴你行”活动,为1500余家外贸企业提供法治咨询服务,编印《民营企业涉外依法经营手册》,发布涉外法治宣传典型案例146个。
发挥试点优势,分类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制定《浙江省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行动纲要》,实施精准提升、科学评价、基础保障3项工程,相关经验做法入选“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创新案例”。
——累计编制公民法治素养基准通识版、行业版、地方版102个,建立省市县三级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1019个,覆盖新业态劳动者、地方特色产业从业人员等群体。
——编印《浙江省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汇编》,开设“公务员云讲堂”法治直播课,累计收看量达840余万人次。
——培育“法治副校长”7500余名,实现全省中小学全覆盖,录制法治班课25期,通过网络平台覆盖百万名中小学生。
厚植文化之基,实施“法兴文化”专项行动。
——截至目前,培育全国法治宣传教育阵地10个、省级法治文化阵地191个,市级法治文化阵地752个,县级法治文化阵地4157个,每个村(社区)至少有1个法治文化阵地。
——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万场法治文化精品进基层”等活动,累计举办普法志愿服务活动3万余场次,服务干部群众400余万人次。
——开展“法润之江”法治文创作品征集、“跟着微短剧来学法”创作行动等,累计征集到法治动漫微视频763部、法治书法作品2800余件、法治微短剧48部,17部作品获全国奖项。
——开展宗教领域“十百千万”普法行动,连续5年举办“和谐宗教·法在心中”宗教法治面对面活动,建立省级宗教法治宣传教育阵地480处、省级宗教普法示范点64处。
夯实基层基础,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
——“八五”普法期间,125个村(社区)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累计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72个。
——累计培育“法律明白人”20余万名,实现每个行政村(社区)“法律明白人”7名以上。
——印发《“法治护航村(社区)组织换届”工作方案》,实施普法宣传、法律服务、法治保障“三大专项行动”,明确20条重点工作清单,累计开展相关法纪宣传4000余场次、解答相关法律问题2.9万余次。
——承办全国“法律明白人”培训班、长三角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推进会、“浙皖闽赣”四省边际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协作交流会等活动7场,2000余名村(社区)代表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