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0502036085号
网站标识码bm13000002
原标题:激活“红色密码”赋能法治建设
上海发布首批“红色法治资源名录”
□ 本报记者 余东明
□ 《法制与新闻》记者 黄浩栋
为激活红色资源“法治密码”,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上海”,近日,上海发布首批“红色法治资源名录”(以下简称“名录”)。
近年来,上海努力挖掘好、保护好、利用好红色资源,并推动红色法治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让其活起来、润起来。
“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和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在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尤其要注重红色基因的赓续和红色法治的传承。”上海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吴坚勇说,“首批‘名录’的发布,正是上海激活‘红色密码’赋能法治建设的最新成果,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上海’‘法治上海’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深挖资源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蕴含着‘人民至上’的法治理念,被后人视为‘我国人民民主法制的起点’。”讲解员生动的讲述引得游人们驻足聆听。
《法治日报》记者注意到,中共一大纪念馆入围首批“名录”,在申报阶段,黄浦区司法局选取辖区内10个最知名的红色点位,重新梳理蕴含其中的法治元素,将尘封多年的红色法治故事纳入讲解词,其中两个点位成功入选首批“名录”。
2022年,上海发布了首批《上海红色资源名录》,梳理了612处红色点位。今年4月,上海市法宣办会同市委办公厅、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等单位在此基础上,通过走访摸排,形成认定方案,要求各区积极申报红色法治资源,共收到68份申报材料,再经层层筛选,最终认定12处红色法治资源纳入“名录”清单。
记者注意到,首批“名录”除了中共一大纪念馆,还有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上海茂名路毛泽东旧居陈列馆、中共四大纪念馆、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等11处,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法治道路,到制定党的根本大法,再到出台全军性法规……一段段红色法治历史全新展现在民众面前。
“黄浦是上海红色资源最为密集的城区之一,挖掘红色法治文化重在拓展红色资源的法治内涵和外延,并依托嵌入式、融合式和浸润式‘三式普法’新格局,持续提升红色法治文化建设的水平和能级。”上海市黄浦区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建忠说。
赓续传承
12月5日,徐汇区宪法宣传周主场活动在上海龙华烈士陵园举行,活动除了公布徐汇区十佳法治案例,还成立了龙华红色法治文化宣讲团。
“龙华烈士陵园是上海规模最大的红色革命纪念地,现安葬有1700余位英烈,他们中有许多在革命斗争中为探索国家民主法治,推动党内法规建设留下了不朽功绩,入选首批‘名录’既是对革命先辈的缅怀,也为全面依法治区给予了红色指引。”徐汇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区委依法治区办主任习挺松说。
据介绍,近年来上海为更好地激活红色资源中的“法治密码”,着重下好“三步棋”,即“史海寻迹”“保护利用”和“赓续传承”。
在“史海寻迹”层面,上海市法宣办依托原有的党史研究联合工作机制,加大党史中的法制史研究,同时还发动社会各界专业力量开展理论论证和历史发掘,推动一大批红色法治历史完整真实地呈现在公众视野;
在“保护利用”层面,上海创设了“整合资源、分级发力,有序推动”三步走工作机制,并通过发布“红色法治资源名录”,建设一批、发布一批和巩固一批;
在“赓续传承”层面,上海创新“上海法治文化节”这一载体,将“赓续传承红色法治文化基因”列为重要主题持续推进,进一步激发红色法治文化的价值塑造、精神支撑和铸魂育人功能。
“红色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传承好红色法治文化还要和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充分融合,力求在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进一步提升文化的浸润力、感染力和熏陶力,为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力贡献上海力量。”上海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言浩说。
扩大传播
网约车司机小李开了一夜的车,尽管疲惫,还是参加了上海市总工会在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上举办的上海百场新就业劳动者法律服务专场活动。他说,“作为新就业群体,法律才是维护合法权益和保护人身安全的‘守护神’,要融入上海,就必须了解城市文化,尤其是红色法治文化。”
据统计,上海新就业群体和灵活就业人员超300万人,如何提升他们的法治自觉和城市归属感已经成为普法工作的新方向和新重点。
“新就业群体是互联网经济下特有的职业群体,他们每天都穿梭于城市,为城市运行提供保障。通过精准的法律服务和文化熏陶可以更好地满足他们法治需求,并使之成为社会治理的参与者、见证者和贡献者。”上海市总工会挂职副主席赵德关说。
记者注意到,为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素养和对法治文化的认同感,上海聚焦三个层面加强红色资源对法治建设的持续赋能。
一是在空间和载体上勤创设。截至目前,市级层面建成了一批红色法治文化展示场馆和多个“红色经典步道”;区级层面一大批红色法治文化阵地和空间也不断涌现。这些空间和载体为提升法治文化浸润力优化了硬件配置。
二是在内容和形式上重创新。近年来上海各界创作了一大批红色法治文艺剧目在线下展演,依托新媒体创新推出一系列线上法治文化作品,同时创新文化宣讲、征文研讨、圆桌沙龙等多种沉浸式推广形式,有效提升居民的法治责任感和文化认同感。
三是在传播和影响上下功夫,上海在创设“名录”的同时,还主导成立了长三角法治文化共建共享联盟,探索建立“长三角红色法治资源重点名录”,将红色法治文化建设纳入长三角协同发展大格局;此外,上海还创新“数智普法”,并成立上海市红色法治资源宣讲团,持续扩大红色法治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