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普法平台
欢迎您进入智慧普法平台!
首页 > 法治文化 > 文化阵地
加强红色法治文化保护、宣传、传承主题笔会
河北省全面加强红色法治文化传承和宣传运用的实践
《中国法治》2024年第7期 2024-12-06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根据地法律文献及相关文物、遗址、故事等红色法治资源,生动记载和体现了党领导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行法治建设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积累的宝贵经验。2024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用好江西瑞金、甘肃南梁、陕西延安、河北西柏坡等红色法治资源。为深入挖掘和用好革命根据地红色资源,加强红色法治文化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中国法治》特邀上述地区司法行政系统领导及单位,就如何加强红色法治文化保护、宣传,传承红色法治基因,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言献策。

河北省全面加强红色法治文化传承和宣传运用的实践

河北省司法厅

  河北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红色资源丰富多样,是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土地。全省共登记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828余处、国有馆藏革命文物26129余件(套),其中西柏坡纪念馆、李大钊纪念馆、华北人民政府旧址被全国普法办命名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近年来,河北省司法厅立足党领导人民在河北进行法治建设的光荣历史和成功实践,加强红色资源保护法治保障,深入挖掘、整理、保护、运用红色法治文化资源,将法治文化与红色文化有机融合,推动形成一批区域性红色法治文化集群,打造形成一条“沿太行山红色法治文化带”,让红色法治文化在燕赵大地焕发勃勃生机。

  一是加强立法保护,赓续革命红色血脉。坚持立法先行,省级层面,2021年5月,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决定》,立足省情实际,突出地方特色,注重精神传承,加强革命文物资源整合、统筹规划和整体保护,成为全国首个规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市级层面,石家庄、邯郸等地结合实际,制定出台《石家庄市西柏坡红色旅游区保护与管理条例》《邯郸市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条例》等地方立法,从制度层面为红色资源传承保护提供法治保障。2021年以来,挖掘整理具有法治元素的革命根据地史料2300余件(次),其中,以“华北人民政府制定颁布200多项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法律法规”为代表的一大批法治事件入选《中国共产党百年法治大事记》。

  二是深入挖掘资源,绘出红色法治文化带。充分发挥红色法治文化资源优势,推动法治元素有机融入革命旧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大力弘扬红色法治文化,建设一批以红色法治文化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写入《河北省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关于在全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和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广泛部署开展。2021年以来,一批以红色法治文化为主题的国家级、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相继建成、改造、扩建,“西柏坡纪念馆”“李大钊纪念馆”“华北人民政府旧址”先后获评为国家级红色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在西柏坡纪念馆,先后承办过2021年全国“12·4”国家宪法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场馆内常设法律宣传专区,建成法治文化公园,打造“西柏坡——依法治国从这里启航”专题展览,场馆年接待量达到500万人次。“李大钊纪念馆”专题开辟了云展馆,录制《铁肩担道义》等100余部红色故事在线展播,系统展现李大钊同志作为伟大革命先驱的先进法治理念。同时,全省各地还陆续打造了“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城南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等一批省级红色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形成了“沿太行山红色法治文化带”。

  三是创新宣传形式,讲好红色法治故事。全省各地深入挖掘红色法治文化内涵,“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各地各部门依托红色法治文化阵地,开展各类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300余场次,惠及群众超过300万人次,在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开展“每月一主题”普法,将红色法治文化融入每月法治宣传主题,重点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7月份党内法规宣传月、8月份涉军维权宣传月等活动中,通过送法进军营、进学校、进社区等开展集中宣传。打造“红色精品旅游线路”,依托革命旧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策划涉县晋冀鲁豫边区“红色小镇”、冉庄地道战红色遗址等精品旅游路线,推进实现红色法治文化的传承、转化和创新。加大京津冀红色法治文化协同,主动对接“北大红楼展馆”“平津战役纪念馆”,开展京津冀红色法治文化联合布展,加强革命文物馆藏资源和主题展览交流合作,共同把红色法治文化继承好、阐释好、传播好。

  (《中国法治》杂志见习编辑:李莎钦)

(责任编辑:吴亚洁)
 
智慧普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