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10502036085号
网站标识码bm13000002
作者:潘铎印
合理处置危险废物,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题中之义,是共建绿色家园的必要之举。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最高人民法院于当日专题发布3件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典型案例,展现了人民法院守护生态安全、推动绿色发展,严厉打击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违法犯罪的坚定决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增进民生福祉的优先领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的危险废物日益增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大宗工业固废产生量达到42.34亿吨,是世界上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合理处置危险废物,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题中之义,是共建绿色家园的必要之举。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生态环境部门共查处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案件1614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1118件,涉嫌犯罪人数2520人,有效遏制了危险废物非法倾倒案件高发态势。现实中,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固废处置能力以及成本等因素影响,一些企业为逃避对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废处理责任,打起了非法跨地区甚至跨省份偷排的歪主意。
严厉打击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违法犯罪,各地住建、环保、自然资源、交通、公安、司法等部门要加强协同,强化联动执法力度,持续开展专项行动,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偷倒乱倒、非法转运等乱象的打击力度,严惩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大案要案,坚持重拳出击,斩断跨省偷倒垃圾利益链条,提高打击违法犯罪精准性,保持打击环境违法犯罪高压态势,筑牢环境安全防线。同时,要加大环保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增强排污企业法治意识、环保意识,强化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
相关部门在引导相关人员、企业知法守法敬法的同时,更要提升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促进危险废物执法数智化转型,推动建筑垃圾、危险废物等领域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为保护生态环境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绿色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