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普法平台
欢迎您进入智慧普法平台!
首页 > 法治热评
“瞬间涨价”是另类“数据杀熟”
人民法院报 2025-04-16

  作者:房清江

  “我刚要下单酒店就开始涨价,时间相差几分钟,价格却涨了近150元。”清明假期刚过,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留言自己在订酒店时遇见的“瞬间涨价”的情况:有的多浏览了订单页面几次,价格就涨了;有的是下单后酒店方未确认,再点进去时发现已经涨价。

  与机票、打车领域的明码标价不同,酒店“瞬间涨价”的情况往往发生在消费者下单的毫秒之间,消费者甚至无法获知实时价格,这种行为本质上是将消费者锁定在信息茧房中,利用时间差和规则的不透明,迫使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受更高价格。

  更值得警惕的是,“瞬间涨价”正在异化为另类“数据杀熟”。传统杀熟是基于用户画像进行的差异化定价,而酒店“瞬间涨价”背后的算法操控则将每个消费者都置于动态竞价之中,即算法式的价格算计,如时间区间内订单人数、查询人数发生增长,并达到设定的标准时,价格便会自动上调,而消费者每次的选择,其实都在“竞价”。因为规则与算法不透明,消费者缺乏应有的知情权,每次下订单,面对的都不是“实价”,商家又同时利用订单确认的时间差,逼迫消费者参与“竞价”,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根据价格法第七条规定,经营者定价应当遵循公平、合法、诚实信用的原则。可见,酒店“瞬间涨价”的行为已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监管部门需将“瞬间涨价”纳入监管范畴,要求平台与商家公开定价规则与调价阈值,禁止以用户浏览订单页面行为作为单一调价依据,约束平台订单处理流程,禁止以“打时间差”的方式进行调价。同时,要深化平台数据算法治理,建立算法影响评估制度,对涉及公共利益的核心算法进行备案审查。唯有撕开算法黑箱,才能让价格回归价值本位,让消费选择摆脱数据枷锁。

  

(责任编辑:金燕)
 
智慧普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