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普法平台
欢迎您进入智慧普法平台!
首页 > 法治热评
物欲填不满精神的空虚
法治日报 2021-06-02

  李伟明

  近年来,职务犯罪出现的年轻化趋势,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有的干部出事时甚至不到30岁。究其原因,都是因为精神空虚、物欲膨胀,或过分追求高消费,或沉迷娱乐游戏,亲手把自己的大好前途埋葬在奢靡享乐之中。

  以受贿538万元被判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100万元的上海市金山区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金英丽来说,据报道,从小到大,金英丽学习和生活几乎不需要父母操心。作为“引进人才”到上海市金山区工作后,很快在同龄人中崭露头角。然而,这名意气风发的年轻女干部,“从一开始就设定了错误的人生目标”(办案人员语)——她对奢侈品极其向往,甚至认为“追求品质生活”才是人生意义之所在。就因为这样的一个人生目标,曾经学习优秀、工作出色的金英丽堕入贪腐漩涡,早早落得个悲剧收场。像她这样的例子,在众多落马官员中并不鲜见。

  把日子过好一点,这种朴实的理念没有错。但是,作为一名公职人员,对于什么是好日子,应当有自己的理解。倘若浑身只有物欲,满眼只有私利,从不经营自己的精神世界,那么,一旦手握权力,人生出问题只是迟早的事。

  人是需要精神的,这绝对不是一句空话套话。没有精神,便容易两眼抹黑不辨方向,便容易意志消沉无所作为,便容易品格低下丧失骨气。这样的人,在职场走下去随时可能被物欲绑架,被利益劫持,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俘虏。

  物欲填不满精神的空虚。在人生的境界中,物质境界无疑是初级层次的。物质与精神如同人的两只脚,它们如果不同步,便容易让一个人甚至让整个社会摔跤。只有物质追求,人生无以出彩。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在社会享受了多少,而在于为社会贡献了多少。一个只有物欲的人,哪怕他腰缠万贯一掷千金,哪怕他豪宅香车锦衣玉食,如果精神空虚,也充其量是个在茫茫人海昙花一现的“土豪”而已。

  自觉抵制物欲的侵袭,应当成为年轻公职人员的必修课题。当官发财难两全,身为公职人员,若非特殊情况,想要过上奢华生活是不现实的。在入职之时,就应明白这个道理,知道自己在物质生活上哪些可以有,哪些不能有。如果没有这个认识,没有这份定力,不如早日调整人生轨道,寻找更适合自己的职业。起码,这样会让自己的人生道路减少些许风险。

  一个人如果精神世界出了大问题,生活便将出现一个巨大的“黑洞”,物质再丰厚,也没法让自己真正幸福愉悦。对公职人员来说尤其如此。那些捞了多少个亿却只能藏在密室的巨贪,论财富,几代人几辈子也花不完,但他幸福吗?他每天提心吊胆,行不安稳,睡不踏实,只怕内心远不如一个普通百姓悠然自在。及至东窗事发,费尽心机捞得的巨款一分没花,不仅误了卿卿性命,还要连累一家几代,此时才真叫悔之晚矣!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诱惑,如何不让自己在“花花世界”误入歧途?唯有以健康的精神滋养心灵,构筑高洁的精神世界,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一个人若能做到随遇而安、荣辱不惊、淡泊明志,则何愁无以应对眼中的种种纷扰、耳畔的声声喧哗?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纪委)

 
(责任编辑:金燕)
 
智慧普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