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10502036085号
网站标识码bm13000002
观点
作者:杨玉龙
当前网上存在不少向应聘者提供各类企业特别是知名互联网企业网络笔试代助考舞弊服务的“枪手”,严重影响招聘工作公平公正。
对“代助考黑产链”不能纵容,亟待依法从严打击。比如,主管部门应加大对招聘舞弊行为相关信息的监管处置力度,不仅要对持续发布舞弊信息的网络平台进行依法处罚,而且对涉嫌犯罪的更须加大依法惩治力度。尤其有必要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常态化监管,对“代助考黑产链”早发现、早惩治,对其实现全链条打击。
同时,也需要在技术防范上多下功夫。据悉,已有一些考试软件系统能实现对作弊行为的技术识别,并能实现自动报警。当然,更为期待的是,加大技术防范,比如,通过在软件程序内加入插件和代码等技术手段来堵住作弊漏洞。而且也有必要加强对内部人员管理,谨防失管造成的内部人员泄密事件出现。
用人单位也应旗帜鲜明反对作弊行为。比如,对于以代考舞弊等行为通过招聘考试的,完全可以依法主张自己的权利,可以在发现欺诈行为的1年内,依据民法典规定,通过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合同、主张损害赔偿。可以说,用人单位对作弊行为不手软,不仅有利于自身权益的维护,也能够让“代助考黑产链”没有施展拳脚的机会。
此外,相关网络平台也应负起责任。发布“代助考”舞弊信息属违法行为,按照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承担过滤、防扩散以及保存记录等义务。所以,对于网络平台而言,应依法依规行事,既要加强对相关内容的审核,更需通过关键词搜索和定位技术屏蔽此类信息,这不仅是应尽的法律责任,更是应有的社会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