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10502036085号
网站标识码bm13000002
林日新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在今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介绍《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有关情况》,其中提到,义务教育阶段,大部分省份学校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方案保证音乐、美术课程总量不低于总课时的9%。(5月6日 中国教育在线)
曾记否,2001年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号)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总课时数为9522课时,艺术类课程占九年总课时的比例是9%-11%。2008年有《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教体艺〔2008〕8号)进一步明确:“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艺术类课程占总课时的9%-11%(总课时数为857-1047课时),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制订本地区课程实施计划时,应按照上述规定设置艺术类课程,课时总量不得低于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下限。因此,大部分省份实现“中小学音乐美术课程达总课时9%”这个目标,确实值得庆贺的一件喜事。
不过,笔者作为一个已临近退休的乡村教师,想在此指出的是,实现“中小学音乐美术课程达总课时9%”很容易,只需学校教导处每期在打印课程表时,把音乐美术课程按规定安足便可,至于实际操作那就只有你知、我知、他知了。
就拿笔者所在的乡村九年制学校来说,音乐美术课已虚设十多年了。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学校狠抓教学质量,抓升学率;其次是缺少专业教师,即使能招聘到专业的教师,过不了几年就被城市学校挖走了。无奈之下,课程表中的音乐美术课,大多让文化课老师兼任。笔者是一个对美术一窍不通的语文老师,也连续兼任了一个班的美术课两年。这两年中,除了遇到上级来检查时,教学生画一幅简笔画外,平时一般是用来上语文或自习课的。同年级另外三个班的美术课是数学老师兼任的,音乐课则由班主任兼任,他们也同样是用来上文化课的。
笔者曾向校长和教导主任提出异议,他俩异口同声地说:十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你不兼任,还不是另找一个人兼任的,反正大家还不是用来上文化课的,这早已约定俗成的了,何况一门课每周多一节课,这对提高教学成绩有好处,你又何乐而不为呢?其实,几年前的体育也是如此的,只是近几年,体育成绩进入中考升学成绩了,状况才大有改观。
如今,如果你想进乡村学校听“课前歌声”,那是一件难事了。这在上世纪末,则是学校每天每节课前必有的“程序”,可从本世纪初开始,这个“程序”就逐步被精简掉了。前几年,笔者在当班主任时,曾要求学生课前唱歌,可苦于没学过统一的歌,竟无歌可唱,场面十分尴尬,最后,也只得“入乡随俗”,不再要求“课前歌声”了。至于美术课,因没有像音乐这般有直接检验的形式,所以就难发现了。
如何才能真正实现“中小学音乐美术课程达总课时9%”的目标?一方面要在政策上完善音乐美术的评价体系,让学校和老师重视这两门课程;另一方面要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让乡村学校能招聘并留住音体美教师,另外可以用“共享教师”来缓解师资不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