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普法平台
欢迎您进入智慧普法平台!
首页 > 法治热评
“最严”防火令不能“一禁了之”
人民法院报 2021-04-06

  丁慎毅

  3月28日,四川省冕宁县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冕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销售打火机、火柴等火源相关要求告知书》,其中明确要求,全县范围内一律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打火机、火柴等火源;购买打火机、火柴等火源必须出示身份证实名购买,每人限量购买1个,原则上以旧换新;销售打火机、火柴等火源必须设置专柜并进行台账记录;各村(社区)确定1家经营户定点销售打火机、火柴等火源,其余经营户暂不得销售。

  打火机、火柴与火灾有关系,但不是必然关系。四川冕宁推行“最严”防火令,真做到“最严”了吗?记者在走访位于冕宁县城的近10家超市和小卖部后发现,当地商家执行政策有松有严。其结果可能就是,该减少的火灾可能没有减少,该方便的群众确实被限制了方便。

  社会治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高其幸福指数,群众方便是最基本的前提。当然,一些人的不守法、不道德、不文明行为会带来管理的难度,这注定了社会治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法治工程,更需要以此为标准加强创新能力。而靠限制群众方便达到部门治理方便的思路,恰恰是创新能力不足,作风懒散的表现。

  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解决,不仅让社会治理成效赢得群众赞誉,也进一步得到老百姓支持配合。反之,如果去限制群众生活方便来治理,则会使得社会治理沦为“自己开心群众埋怨”的面子工程,更无法凝聚起全社会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不仅使得一时的“好看”无法长久,反而会制造更多麻烦。

 
(责任编辑:金燕)
 
智慧普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