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普法平台
欢迎您进入智慧普法平台!
首页 > 法治热评
法制网评: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
法制网 2021-03-08

  2021年全国两会系列网评(3)

  法制网特约评论员 陈佳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各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大特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6个民族始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就需要我们汲取历史营养,维护祖国统一,把爱祖国与爱民族、爱家乡统一起来,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在新时代“赶考路”上更加地奋发有为。

  汲取历史营养,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学习党史就能够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脚踏实地立足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通过开拓创新使这条道路越走越宽广。

  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和睦、共同发展,共同开辟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比如,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就创造了“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学习历史,有助于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扛起时代赋予的“硬核”担当,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金燕)
 
智慧普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