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10502036085号
网站标识码bm13000002
巩淑云
从大女儿出生后便遭受长达5年的家暴,而且越打越狠,严重时头被抓住往墙上撞,像皮球一样被踢;去年5月份已经预感到自己会遭遇不测,写下遗嘱;起诉离婚期间,今年1月8日,法院工作人员到其家中查看房产离开后,遭到丈夫毒手,全身多处被斧头砍伤,因伤势过重在医院死亡……这是近日发生在湖北省阳新县三溪镇竹林村阚某芳身上的悲剧,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名单上,又多了一位妇女的名字。
山东德州22岁的方洋洋,因丈夫和公婆以其有精神问题和婚后不孕为借口,对其施加了两年多的暴力后,不幸离开人世;忍受了50年家暴的黑龙江省嫩江市联兴村韩芳在“你死我活”的极端选择中,用擀面杖击打熟睡中的丈夫,面临牢狱之灾时她安慰家人“家还不如监狱呢,监狱没人打我”;四川阿坝州金川县观音桥镇麦斯卡村的拉姆长期遭受丈夫家暴,在2020年国庆中秋前夜,在与被丈夫泼来的汽油造成的重度烧伤抗争十几天后,没有挺过双节……阚某芳和这些女性的不幸经历有很多共通的地方,一再表明,家庭暴力不仅是对受害者的戕害,是影响社会稳定的毒瘤,更提醒我们,农村婚姻家庭中的很多观念和问题是容易滋生家暴的“温床”,必须得到重视,不要让农村成为家暴“隐秘的角落”。
首先,现实方面,农村大龄青年婚恋问题日益严重。阚某芳在外上学、打工后,30岁了依然没有结婚。这个年龄在农村属于大龄,在熟人社会中,阚某芳面临着巨大的被逼婚压力。从男方来看,农村男性同样面临娶妻不易的现实,在男方舅舅的极力撮合下,两人在没有建立感情基础的情况下匆匆结合。没有感情的婚姻中,物质就成为吵架的核心。阚某芳提出离婚的理由除了经常遭受家暴,还有丈夫赚的工资都是自行保管,很少贴补家用。再看方洋洋案件,丈夫借了10万块钱匆匆娶了方洋洋,既让张家负债累累,也为日后的“委屈”埋下了隐患。
没有情感基础的婚姻,折射的是农村情感教育的缺失。阚某芳和丈夫匆匆结婚,韩芳和丈夫婚后一直不合,且完全没有被尊重,方洋洋和丈夫在婚前没有深入了解。当下农村婚姻问题多,有经济基础、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原因,情感教育缺失也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其次,观念上,很多农村女性还在被作为传宗接代的工具被物化。阚某芳遭受暴力的开始是因为大女儿的出生,暴力的加重是因为二女儿。据阚某芳的姐姐说,2016年她接到男方嫂子的电话:“你劝劝小芳,让她再生一个,我们家很着急,为我们家考虑一下。”在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中,没生出男孩成了阚某芳被施暴的导火索。同样,方洋洋遭受虐待也是因为生育问题。方洋洋被高价娶进张家的价值在于传宗接代,不能生育,她在婚姻中就一文不值,尤其是张家在打听到方洋洋曾流产过,不论真假,这种说法又为她涂上了不贞不洁的色彩,加剧了张家对她的嫌弃。她们的悲剧是传统女性物化地位的再现。这些事件也再次提醒全社会,在中国女性地位空前提高、国际上也排名靠前的当下,在一些农村地区,性别不平等、女性被物化的传统观念仍在蔓延的现象不应被漠视,理应被“看见”。
再次,家暴问题解决上,农村妇女面临的困境更多。根据北京为平妇女权益机构发布的《实施四周年监测报告》显示,全国妇联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发现,遭受过配偶殴打的比例农村7.8%,城镇3.1%。但是近几年在一些主要网站监测到的被报道的家暴案件中,发生在农村的案件仅占16%。同时,农村反家暴资源相对缺乏,一些边远的农村,110报警后警察到达现场需要更多的时间,而且常常是本地派出所处理,但已婚妇女从夫居的普遍现实制约着她们向当地村委会、派出所求助的动力,也制约了她们求助后所得到的同情和服务。比如拉姆案件中,拉姆多次求助,但是并没有对她形成有力地保护。不仅如此,面向农村的反家暴社会服务也非常欠缺。根据北京沃启公益基金会2018年的《反家暴社会组织现状调查》,在民间社会组织中只有23%的机构能够向不发达农村地区提供服务。
反对家庭暴力,全社会必须形成强大合力。法律是最有力的武器,要加强农村地区普法宣传,教会农村妇女申请保护令,学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安全;加快建立有效的治安防范体系,公安机关、村委会以及各种妇女权益保护组织要对家暴进行强力介入,为受害者提供保护;加强农村性别平等观念教育和情感教育,同时要形成家暴不是家务事的共识;妇女自身也要学会保护自己,提高防范能力和应对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