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普法平台
欢迎您进入智慧普法平台!
首页 > 专题 > 2021年专题 > 八五普法
云南“八五”普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法治日报 2023-10-19

  原标题:重点工作推进到哪里 法治宣传教育就跟进到哪里

  云南“八五”普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石飞 通讯员 陈迤权 彭小柏

  法治宣传固边防、涉外法治宣传、双语普法……连日来,云南各地各部门组织普法服务队常态化开展精准普法活动。活动推出普法服务队巡回宣讲、执法司法全过程普法、民族团结进步、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强边固防等方式和主题的40多项“普法套餐”,深受广大干部群众喜爱。

  “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法治宣传教育就跟进到哪里,已成为云南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鲜明的特色,并在推进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方面发挥了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助力云南社会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10月12日,云南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茶忠旺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八五”普法开展以来,云南省全省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八年大发展、十五年大跨越),稳步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和决议实施,全省法治宣传教育组织保障不断加强,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夯实,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云南得到充分宣传,“谁执法谁普法”等普法责任制落实取得明显成效,法治文化建设蓬勃发展,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深入推进,公民法治素养整体得到提升,2022年全省法治建设群众综合满意率分别为97.77%。

  构建“大普法”格局唱响普法“好声音”

  近日,由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建设、司法等部门工作人员组成的普法宣传小分队再次来到大理市上关镇、双廊镇各村(社区),进入洱海边的客栈、餐饮等经营户家中,结合洱海保护典型案例开展以案释法。这已是大理市为深化全民参与洱海保护治理,连续第6年开展以“法律十进”为载体的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洱海周边已基本形成主动、和谐、善治的保护治理格局。

  “洱海保护治理格局之变,源于法治理念之变,与云南多年来持续推动的普法责任制工作密不可分。”云南省司法厅副厅长彭国军介绍说,2014年,云南省司法厅在总结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双普法”(即“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探索的基础上,以楚雄州作为试点,推动“双普法”责任制试点。2015年开始,在试点基础上,在全省推广国家机关“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整合法治宣传教育资源,扩大普法依法治理覆盖面,促进执法与普法工作的有机结合,提高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质量和水平。

  2017年,云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实施意见,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省普法办配套出台16条工作措施,明确了国家机关落实普法责任制的具体操作方法,压实普法责任,取得明显效果。

  彭国军表示,特别是“八五”普法以来,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的基础上,云南进一步健全完善普法责任制,推行“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动普法有效融入立法、执法、司法环节以及各类公共管理服务中,普法责任主体明确、普法资源有效整合的“大普法”格局基本建立。

  各地通过构建的“大普法”格局,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依法治理相结合,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普法载体,推动法治宣传进机关、入学校、下厂矿、到乡村,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普法宣传最强音响彻云岭大地。

  聚焦法治宣传短板弱项开展专项普法

  近年来,云南省普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短板弱项,特别是不少农村地区普法力量薄弱,因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经济往来等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不及时引发一些恶性案件。

  为此,云南省委、省政府针对法治宣传和基层治理短板弱项作出了安排部署,由云南省委政法委牵头部署开展云南省2023年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明确今年年底要实现刑事发案率、信访总量、命案数同比明显下降,扭转恶性命案高发多发态势的“三下降一扭转”目标和开展“万名政法干警进万村”等12项基层专项普法具体举措。

  “云南省委把普法工作作为法治云南建设的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决定性工作,省委书记王宁对普法工作亲自谋划部署,省委、省政府领导牵头推动,全省落实省、市、县三级政法单位主要领导分级挂联、领导包片、干警联户到人工作机制,组建省、市、县三级161支77694人专项普法工作队,聚焦‘三下降一扭转’目标,围绕‘向谁普、普什么、谁来普、怎么普’,以直面问题、直插基层、深入群众的优良作风,扎实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打通普法工作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茶忠旺告诉记者,行动中,各地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法治需求,开展普法培训30598场次,编印发放普法案例口袋书《普法进万家》240万册,紧盯易引发“民转刑”案件的重点领域、重点群体开展矛盾风险大排查、大化解行动,42.9万件矛盾纠纷得到化解。

  此外,云南还进一步压实了“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建立了普法责任清单、重要普法节点提示单、重点任务督办单及履行普法责任评价书“三单一书”制度和国家机关普法履职报告评议制度,将78家省直部门履行普法责任情况纳入全省综合考评,推动落实法官、检察官、行政复议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制播“以案释法”节目294期,同时,组织各级“八五”普法讲师团常态化开展“公益普法行”系列活动;广泛开展以民族团结进步、生态文明建设、涉外法治宣传、乡村振兴、强边固防等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持续深化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举办“普法强基·法律明白人大课堂”等一系列活动,效果明显。

  融法治于文化精准普法既“有形”又“走心”

  逛公园的同时,还可以学习民法典知识。走进昆明市五华区月牙潭公园的市民,都会被公园里无处不在的民法典主题元素和浓厚的法治宣传氛围深深吸引。

  “多年来,云南认真落实‘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要求,不断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将法律送到群众身边、让法治理念走入群众心里。”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彭斌说,“八五”普法以来,云南省启动实施“边疆民族地区法治文化建设扶持行动”,结合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先后争取各级转移支付资金向边境地区下达“沿边行政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扶持项目”374个,全省“村(社区)法治宣传教育文化场所示范点建设项目”176个、“乡镇(街道)法治文化阵地省级示范项目”50个。大力加强法治文化实体阵地建设,全省129个县级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广场)已基本建成,建成法治文化阵地1033个,建成覆盖37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的“边疆法治文化长廊”。

  彭斌表示,云南省委宣传部充分履行依法治省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组长单位职责,牵头开展了法治宣传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分解推进24项重点工作任务,建立省州县三级法治宣传产品资源库,着力解决普法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构建了集成规模的新媒体普法矩阵。

  “云南省融法治于文化,让精准普法既‘有形’又‘走心’”彭国军指出,目前,全省活跃在乡村社区、田间地头的5000余支法治文艺宣传队,通过歌舞、小品等形式,把生动的文化艺术与枯燥的法律条文有机结合起来,让法治宣传与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寓教于乐。同时,持续推出“云南普法 每日一典”等视频栏目,制播《以案释法》《七彩云端普法时间》等普法视频节目300多期,为应急广播和乡村大喇叭提供普法音频产品100多个,依托云南普法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推出“宪法在你身边”“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主题在线有奖答题活动,累计吸引超9000万人次参与答题,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主动性明显增强,法治社会建设稳步推进。

(责任编辑:申洋)
 
智慧普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