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10502036085号
网站标识码bm13000002
今年以来,重庆市永川监狱深入推进教育改造罪犯“六心”工程,坚持用心用情做好出监教育工作,创新打造回归社会模拟中心,通过过渡空间、实用的社会适应性指导,为刑满释放人员架起从“高墙”到“社会”的暖心桥梁。
“我入狱时还没有智能手机,现在扫码支付、线上办事成了日常,真怕出去后跟不上节奏。”这是不少刑释人员对回归社会的共同担忧。针对这一问题,在为期三个月的出监教育基础上,永川监狱进一步优化教育体系,在出监教育后期增设回归社会模拟中心这一“社会适应实践空间”,通过沉浸式体验与针对性指导,帮刑释人员补上“适应社会的第一课”。
模拟中心内不仅开设智能设备操作、社会交往礼仪等实用课程,还精心录制最新社保政策解读、就业帮扶指南、心理健康疏导等视频,上传至中心电脑系统供刑释人员自主学习、反复观看。
刑满释放当天,刑释人员走进回归社会模拟中心的“新生更衣室”:脱下囚服,换上监狱提前备好的崭新便装;随后沿更衣室通往模拟中心出口的通道前行,沿途地面张贴的“迈向阳光”“步入新生”等34条励志地贴,引导他们以积极心态回归社会。
据了解,为让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后能便捷获取公共服务,永川监狱还专门设计了“出监服务卡”:卡片上清晰印制着国家政务服务中心、国家反诈中心、普法服务、人社招聘等6个社会服务二维码,以及法律求助、民政帮扶、心理援助、铁路客服等5个实用联系电话。“有了这张卡,就算遇到难题也知道找谁,心里踏实多了!”拿到服务卡的刑释人员感慨道。自回归社会模拟中心运行以来,这样的“出监服务卡”已累计发放200余张。
永川监狱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回归社会模拟中心的一系列举措,让刑释人员在出狱时具备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更有利于他们顺利融入社会、稳步迈向新生活,进而筑起预防重新犯罪的坚实防线。”
来源 | 永川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