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10502036085号
网站标识码bm13000002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淮安市淮阴区司法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全方位开展法律“家”服务,依法保障“就地过年”。
深化便民举措,就地获取法律服务。延伸服务事项,优化窗口服务,组建包括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者、人民调解员的“疫情防控法律服务团”,确保法律服务“最多跑一次”;牵头组织住建局清欠办、人社局等联合开展劳动合同普查,目前已走访工地35个、企业220家;继续开展“法援惠民生”专项行动,自2020年12月以来,共受理农民工案件146件,其中讨薪维权134件,涉及金额200余万元。
发挥云端作用,就地宣传法律知识。扩大线上普法阵地,利用新媒体开展疫情防控专题宣传网络直播,通过“法润民生”微信群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线下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者走进园区、企业、工地,开展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
强化源头预防,就地化解矛盾纠纷。优化“1+5+13”非诉讼服务中心及分中心、联系点的资源配置,汇集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服务、行政复议五大功能,加强与法院、公安、信访等部门协调联动,为化解疑难复杂纠纷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今年1月,各非诉讼服务分中心办结矛盾纠纷326件,95%以上矛盾纠纷“就地化解”。(葛雅 高磊)
相城司法“三送”暖心过大年
春节期间,苏州市相城区司法局积极开展“送法送福送温暖”活动,让困难群众与留相过年的外地务工人员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
法治礼包温暖到家。组织12348法律服务队深入基层,为群众提供面对面的法律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太平司法所为辖区困难群众、社区矫正对象和企业送去包括宪法、民法典、“福”字、法治春联的“法治礼包”;渭塘司法所组织法律顾问走进困难群众家中,详细了解生活现状和法律需求;黄埭司法所为有未成年人的留相过年家庭准备“法治脸谱”制作等亲子活动。
法援政策精准入户。走访低保人群、零就业家庭、特困企业职工,发放法律援助“一册一卡一指南”,重点摸排困难群体在赡养、讨薪、工伤、交通事故、医疗纠纷等方面的法律需求,确保法律援助精准聚焦、应援尽援,切实增强困难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特殊人群关爱到人。加大对生活困难的社区矫正对象和安置帮教对象的走访力度。深入社区矫正对象所在村(社区)、单位与住所,详细介绍春节期间外地员工留相企业专项补贴申报办法,帮助符合条件的社区矫正对象及时申报。开设社区矫正“云课堂”,组织全区20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收看以心理疏导和行为规范为主题的网络直播课程,帮助他们“安心”过年。(王丹)
溧水城管队员火场勇救孩童
2月5日,南京溧水城管和凤中队中队长帅宏带队在孔镇街面巡查时,发现孔镇文化街一临街农户屋顶冒着浓烟,队员们立即发现是地下室发生火灾。
由于地下室里堆放了很多易燃易爆物品,城管队员们先帮助二楼的一个小孩从窗户逃生,并立即报火警,队员还把一楼煤气包给拆卸下来扛了出来,并和农户一同救火。经过40分钟紧张的扑救,及时将火扑灭,避免了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危险。
周边居民看到城管队员因救火弄脏了制服,熏红了眼睛,主动拿着毛巾和水瓶帮助队员清理。围观的群众也纷纷表示:“多亏了城管及时赶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程嘉)
铜山警民接力快处突发险情
2月11日,大年三十中午,徐州市公安局铜山分局何桥派出所接到报警,称阳光水畔小区二楼的一户居民李某把家门不慎带上后,发现忘记带钥匙,屋里煤气灶正做着饭,还有一岁的小宝宝。值班民警李瑶迅速带着辅警田佑锦、蒋正天到达现场,并根据情况请求所内消防车出动、同时联系了开锁工人。
消防车到达后搭起云梯,民警迅速和开锁工雷师傅一起展开救援,雷师傅从二层窗口爬入,此时看到孩子正在床上大哭。雷师傅本打算从内将家门打开,但几次尝试后不仅无法打开,且锁芯损坏,虽然煤气被关上,但因为一锅粥已经烧干,屋里到处都是烟。孩子母亲李女士因惊吓双腿瘫软无法爬梯。李瑶一边安慰李女士,一边安排接力通过云梯将孩子递出来。最终,由雷师傅和田佑锦、蒋正天接力,将孩子救了出来。(蔡菡)
吴江平望“最多跑一次”提升群众满意度
苏州市吴江区平望派出所将新时代“枫桥经验”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努力为老百姓办事办证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2月1日,吴江平望便民服务中心正式启用,服务中心内设四个服务大厅和一个综合指挥室,共24个服务窗口,实现了派出所可同时办理户籍、出入境、交管、流动人口业务,以“一门、一窗、一次”的服务格局,实现了“一站式”公安服务,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前往办理业务的居民表示,便民中心的启用大大方便了普通老百姓,前往户籍中心办理身份证换证的同时还能办理车辆扣分,减少了“两地跑”的负担,节省了时间,真正做到了“便民”。
(顾伟)